一群剃著老鼠辮的女真人,穿戴著鐵甲,三三兩兩的圍在一起吃著烤肉,旁邊還有一堆幾乎看起來像野人一樣的漢奴殷勤的伺候著這群女真人。
蕭永澤看著他們的旗幟,區分著是哪一旗的部隊。
京師外一馬平川,沒有合適的地形適合隱藏和突襲,還有大量的女真人巡邏,趁著今日風雪加重,蕭永澤才接了探馬的任務,只是女真巡邏的人比他想像的還要少些。
他找機會悄悄的退了出來,和其他的探馬匯合,相互一對照,發現女真人果然少了很多。
消息報回軍營後,太子軍沒有猶豫,和參謀部幾度推演,最後得出消息,女真人要跑了!
時不待我,女真人的西面是闖王號稱的百萬大軍,宋時之前曾經暗暗派出人手以經商的名義和闖王做過交易,安撫對方,以免和女真人合流。闖王的四府之地挨著的是占據了湖廣糧倉的左昂,一旦闖王北上就有被糧食充足的左昂偷襲的可能。
因此雖然太子軍北上還能維持著微妙的平衡。
但是女真人現在一跑,如果京師空了出來,那麼闖王要不得就要二次進宮了,相比太子軍才數萬的人,闖王營人數哪怕減半也應該有個三四十萬,正面對上,反而比女真人更難對付。
現在搶的就是時間,必須趕在闖王反應過來之前,搶先收復京師,再憑藉地利阻擋闖王。
確定了目標後,所有的太子軍都背上了行囊,裡面是足夠吃三天份炒麵,極端情況下,可以用雪水混合著吃。
整個平原的防線大概有三十多里,村落軍屯錯落有致的分布在平原之上,最多相隔5-10里,只是裡面守備困苦,因此大部分都是漢奴,女真人則來回穿梭,行監督之責。
只是隨著起義軍越來越多,還有潛伏的夜不收和探馬的暗殺下,常常派出去30人小隊,回來的時候就變成了幾個,甚至全軍覆沒。這讓防守的女真人越加的不安,而申請的補人,來的卻是越來越多的漢奴。
女真人原本最擅長的就是圍獵,如今卻有種自己被他人圍獵的感覺,於是出去的人越來越多,巡邏的線路卻越來越少,很多的偏僻小道乾脆放棄了巡邏。
主要是太子軍和之前入關的其他大魏軍區別太大了,讓女真人有些不適應,女真人入關以來一路上遇到的大魏軍,不管是開山海關獻上的李家軍,還是土匪出身的闖王軍,基本上只要一點擊潰,立刻就會全軍潰敗,根本沒有任何戰鬥力。
女真人依仗著自己的騎兵優勢,根本就沒有遇到太大的阻礙,只是對上太子軍後,勢如破竹的氣勢卻一下被打斷在了黃河天險邊。
甚至在往後的小股作戰中,越打越畏懼,想起在京師收集的財物,對戰的時候也少了幾分狠勁,開始惜命起來。
只是太子軍這邊,早有經營了數年的人脈,將女真防守形勢打探的一清二楚。
自從薩爾滸之戰以後,不管是大魏軍還是女真人,都知道了分兵的危險,因此太子軍雖然是一路上頂著風雪在山林
小路間急行軍。
全軍出動。已經是抱著不成功就成仁的心態了。
風雪之中,除了少部分的火雷和猛火油,大件的火器全部被放棄,甚至沒有帶任何大型的攻城器械。
全員精簡,整裝出發,不斷有潛伏在沿途村落的將士按照編號加入隊伍,出發前才堪堪上萬的人,等到了一路急行軍,不到半天就穿過了少量女真人值守的山寨。
要說當年大魏的平原防守政策其實是沒有問題的,五里一堡,十里一屯,守望相助連綿不斷。
但是再好的配置也要看使用的人,大魏後期糜爛,軍屯無人值守,空手相讓與女真,而女真雖然也看出了軍屯的用處,但是女真本部的人又怎麼會願意過來值守,只能派漢軍旗或者漢奴過來。
如此被輕易擊破就是情理之中。
太子軍長驅直入,每過一個屯堡,就有太子軍的人跳出來加入其中,一時間竟然分不清,到底是女真人的屯堡還是大魏的屯堡。
一路急行軍的將士越聚越多,卻絲毫沒有亂掉,根據每個人的身份令牌自如的融入了戰隊之中,
鋼鐵洪流義無反顧的沖向了京師的方向,擋在前面的漢奴從恐懼到裝死,已經徹底放棄了抵抗,而少量的女真人在這樣的隊伍面前沒有一合之力。
擋路者死!
每個將士的心中都只有一個想法:收復京師,復我山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