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四方匯聚日本九州島上風雲變幻,在德……
日本九州島上風雲變幻,在德川幕府的「禁教」令下,原本溫順如羊的子民在天主教的號召下發起了起義,反抗島原藩島主的殘酷鎮壓,並且迅速蔓延到了九州全境,就連江戶的德川幕府也被驚動了。
對方占據了長崎和平戶港兩大日本對外的港口,開始壟斷西洋商人所帶來的貨物,尤其是在日本接連遭受天災後,糧食早已不能自給自足了,不得不從南洋進口,如今命脈被掐,自然暴跳如雷。
而這背後又隱隱有著那些西洋商人的影子,因為起義軍不僅迅速占領了港口,還攻下了島原半島南部的原城,並在城上豎立起十字架,掛上畫有十字架和聖像的旗幟。
暴怒的德川幕府派出了幕府專使,赴九州鎮壓,卻聽說第一次的鎮壓已經以失敗告終……
總而言之,日本現在亂成了一鍋粥。
以上事件對於宋時的影響就是,對馬島暫時蟄伏了下來,全力保障永明城的物資運轉,去往日本交易的商船銳減,稅錢大幅度下降,對馬島轉而為商船開闢了倉庫業務,減少商船的損失,還有就是鹿兒島的產出的水泥暫時不能往日本賣了,而是經由琉球國,全部運送到淡水港。
火速搶時,在淡水港和雞籠港附近,已經開墾出來的熟田種上了占城稻後,其餘的人還在緩慢在周圍的山地灘涂種上其他來自海外的作物。
隨著接連不斷的流民補充,雙港登記的流民短暫的呈現了飽和狀態。
宋時不得不暫時停下來接收流民,再多的話,就要侵占運送去大魏和永明城的儲備糧食了,何況,大部分的兵力都被陳漁抽調走了,以永明城現在的兵力,再多就有些管不過來了。
雖然一直在進行兵力補充,但是剛加入的新兵在各個方面沒有接受考驗,經驗和心性有所不足,為了避免翻車,宋時需要一段時間消化一下這塊地盤和人手。
閩地的左布政使熊廷州還特地發來了問候,表示對於這項移民政策的滿意程度。宋時的措施一舉解決了閩地的流民和治安問題,年底報上去也是功勞一件。還是幾乎白送的,從運輸到安置幾乎沒怎麼花費閩地的銀子,只是一些富商攤派就解決了,簡直讓熊廷州喜笑顏開。
宋時表示,還有一件大功勞要送給左布政使大人,隨信介紹了推廣種植紅薯的嶺南陳家,和六穀子,土豆等作物的產量數據,附上了剩餘育種好的苗,希望對方能幫忙推廣。
雖然陳家和嶺南地區的部分官員一直有進行紅薯方面的種植推廣,但是缺乏更大的力量去推動。大魏朝廷的效率本來就已經極其低下了,現在的朝廷內亂之下對於江南地區的掌控已經越發微弱起來,與其等對方緩過氣來再慢吞吞的執行,不如抓緊時機和人脈在力所能及的地方進行推廣。
現在沿海的天氣,溫度還是能適合這些作物生長的,多一點糧食也能多一份活下去的希望,哪怕今年冬天再度遇上天災,也就是歉收一些,絕對不至於顆粒無收,多一口糧食就是多一份活下去的希望。
這種小事,熊廷州自然不會駁了永明城的面子,況且,按照宋時給的數據,這些種子,確實是活人無數的好事,推廣下去又是功勞一件。
-
隨著淡水港附近的熟地被種植完畢,大量的人手被抽出來統一開始進行建設和開墾,尤其是開墾,台灣的天氣炎熱,植被茂密,除了蛇蟲鼠蟻外,最讓人害怕的就是瘴氣,尤其是天氣炎熱的時候幾乎都能看到遠處的山林中飄散的白色霧氣。
只有當地的土人才能穿越那層層的白障,過來交易。
宋時自然知道,那是熱帶雨林常有的腐植層經年在悶閉的環境下導致的致病病菌層。因此避開了高溫的夏天,特意等到天氣轉涼後才開始著手處理。
其實對於這種瘴氣,只有一個辦法:砍樹!
破壞森林的植被,和瘴氣產生的密不透風的環境,讓空氣流通。
除了水源附近的植被需要留下一部分保障水土不大量流失意外,其他的統統砍伐出來,作為造船的原料以及燃料,或者是燒成木炭儲存。
砍不動的則在劃出分離帶後燒荒,燒過的草木灰則作為肥料翻入土地,高溫也會殺死一大部分的蟲卵,解決蟲害問題。
再種上肥地固土的花生黃豆類油料作物,為下一季的耕種做好準備。
人進地退,想要生路,就要自己去努力開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