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琉球和曾經的鄭家眾人依靠南洋的貿易和正價球的地利依託,從沿海地帶舉兵反攻,甚至一舉派兵打到南京城下,如果不是戰略失誤,也不至於讓女真人占了
上風。
能歷史留名的,都是狠人,她自然不會掉以輕心。
「兒子,好像是有吧,他之前流落日本經商的時候曾經在那邊和那邊的大名家族成婚,據說有幾個孩子,不過日本那邊的大名家族從不讓女眷離開本島,所以聽說他的妻子和孩子都還在日本。」
「鄭一官,真希望還能見一面,這位大名鼎鼎的海賊王!」宋時有些興致昂揚。
而旁邊的王恆宇卻看著宋時的臉色有些苦臉,紅旗幫的勢力縱橫海上,從日本到蘇門答臘一整條海運航線,周圍的沿海地區都能說被紅旗幫掌握其中。
直到龔敬橫空出世,硬生生從紅旗幫的手裡奪過了永明城到烈港的航線稅收,幾乎壟斷了琉球後半段去日本和朝鮮的航線,自然也曾引起紅旗幫的不滿,只是龔敬仗著曾經多年剿滅倭寇的勢力,以及官方正規軍的氣勢,讓紅旗幫不得不讓出來這一小塊肉。
而鄭一官本來的勢力範圍就比較集中在福建到日本的這一條航線上,被龔敬硬生生虎口奪食,才在和汪一嫂對於紅旗幫的首領爭奪中落了下風。
如果兩廂對上,王恆宇還真不知會發生什麼事。
第60章 琉球離開了王家商行的船,宋時也算收……
離開了王家商行的船,宋時也算收穫滿滿,雖然之前在對馬島打聽了不少的信息,但是作為地頭蛇的王家得到的消息自然更為準確。不僅得到了消息,還順便繼續在王家買了不少東西,順便送了他一點青黴素的粉。
青黴素的產量在道士的努力鑽研下產量比起之前終於還是翻了幾番,雖然離現代廉價工業藥品還差個十萬八千里,但是起碼可以量產了,賣是沒法賣的,只能作為保命藥救急用。
永明城雖然基建的基礎已經打牢了,但是因為賀章這兩年在女真那邊打下的地盤越來越多,為了不把打下來的地盤再次拱手送給女真人,宋時跟在賀章的後面一路修馬路和防禦工事,還要處理俘虜,提供人道主義的基本生存條件,永明城的物資簡直就和一個無底洞一樣,硬生生的把東南亞那邊和交趾的糧價都買的上浮了。
如果不是火炕普及的快,甚至就連印度的棉布也得跟著漲不少。
除了港口結冰期,永明城的港口可以說也就比烈港稍微遜色一點。
婉拒了王家邀請一起同住會館的活動,宋時下了船,帶著一群人進了烈港的鎮上。
烈港雖然才由暗轉明沒有多少年,但是發展的還是相當的迅速,甚至由於位於海上交通要道,宋時甚至遠遠的看到了自家出品水泥做的天主教教堂,牆壁上的彩繪玻璃鮮艷明亮,嗯,應該也是從永明城進的。
心有所慰,還是要多多做生意。
只是剛一下船,宋時就聽到旁邊的有幾個身材矮小的人說著日語,宋時皺了皺眉,心裡感覺有點晦氣。
不過現在日本本島勢力四分五裂,導致大量的倭寇流竄,即使是龔敬清理過幾批了,也架不住對方實在人多,海面又寬廣無邊,總有漏網之魚,有些認真經商的日本人,拿了龔敬那邊的憑證也能在對馬島交易。
只是宋時實在不喜歡鬼子,正打算離開,卻聽到了對方說話間的一個關鍵詞:「りゅうきゅう(琉球王國)」
因為宋時之前在石見銀礦處理事情的時候也和當地的人討論過一段時間的日本局勢,當時還特地說到了小琉球,因為宋時此次出行的目的,一半是打聽情況和交易,另一半就是小琉球。
對馬島雖然位置險要,但是終究還是在日本和朝鮮的中間,只能作為過渡,並不能成為大魏的據點,只有占據從大琉球到永明城的海路,他們才能掌控住:東海的海域。
現在鄭一官虎踞大琉球,和汪一嫂斗的不可開交,宋時並不打算局勢未明的現在就湊進去,但是她也需要為對馬島開闢一個新的據點,左看右看,最合適的自然就是大魏附屬番邦:琉球王國。
畢竟後世這個地方能被丑軍選為基地,死守東海門戶自然有它的獨到之處。
它北接九州島,南瀕太平洋,東望大琉球島,西臨東海。
是大魏第一島鏈上的一顆不可缺少的明珠,而且由於琉球的地理位置,因此和大魏的關係極為親密,幾乎可以說一榮俱榮,當大魏落寞的時候,小琉球也一損俱損。關係遠遠勝過東南亞的朝貢諸國,不僅設有冊封使等官員,甚至在海禁,強行減少諸國朝貢的時候,也對琉球的朝貢行為相當放鬆。
更不用說後世,琉球國的官員在得知代清要割讓琉球給日本的時候,一頭撞死在了宮門口,用死震懾了當時準備簽下條款的代清,也為琉球與中原的番屬關係,留下了最後一絲法理依據。
只是她剛到烈港,還沒去到和烈港隔海相望的琉球,怎麼就聽到幾個日本人在談論琉球王。
宋時對從日本銀礦換崗過來的胡泉使了個眼色,會日語的胡泉立刻會意,默默的跟在了那幾個日本人的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