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之前的玻璃數據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經過好幾次的對比終於確定了可以大批量生產的原材料和配比,可以根據需要來調配不同的玻璃液,而且還通過高溫回火的工藝,也做出來鋼化玻璃。
她在永明城的旁邊建了個琉璃廠,帶著大家一起,從最簡單的玻璃窗開始做,把整個永明城的
房間窗子都換了一遍,然後才開始製作更多的工藝品和日用品。
生活在現代的人很難想像一個沒有玻璃的世界,建材,生活器物,包裝飾品,就像古人也很難想到玻璃的用處到底有多大,所以她一直在琉璃廠忙活著,指導生產和改進工藝。
宋時後期想要做的各種化學嘗試也都需要玻璃的儀器才能開始嘗試,從蒸餾器,試管,或者顯微鏡,都離不開玻璃的存在。
賀章身上的千里鏡,海船上的偵查隊也需要配齊,這些都是可以提前獲取戰機,改變戰鬥的利器。
從柳樹上收集的水楊酸還是太少了,只是勉強應急退燒,而且副作用並不少,無法大規模的應用。不管是青黴素還是麻醉劑,都是能在後續戰場上發揮巨大威力的大殺器,這也更需要玻璃儀器。
她之前托去南方沿海港口去找的玉米紅薯土豆橡膠之類海外植物的商船,算算時間,下個月就要到了,她得在那些物資過來之前做好準備。
第35章 永明城遊記上白雪如鹽,海風微咸,王……
白雪如鹽,海風微咸,王恆宇站在船上,因著氣溫降低,早已換上了貂皮的大氅,縱然如此也被海風吹的獵獵作響。
看著遠處群山之上的皚皚白雪,在引路船的安排下,他旗下的商船,通過引路船的旗語,小心翼翼的繞過外灣的礁石和薄冰,往港口所在的內灣行駛而去。
兩個月前,王恆宇也跟著船隊來過一次這個號稱港口,實際為漁村的地方,如果不是朝廷下令協從,作為福州第一海商王家的旁支,他根本不需要接下這種沒有什麼油水風險還大的單子,甚至還要親自跟隨。
不過這次的航行就是最後一次,只要完成了這趟單子,他就能順勢去日本和朝鮮那邊進口一些物資,雖然那邊的物資也是相當匱乏,但是好歹讓自己不至於空船而歸,多少能彌補一點這次的損失。
小心繞過外港進入內港後,被山地丘陵所遮蔽的內部港口就這麼突兀的闖入王恆宇的眼前。
遠處拔地而起的雄偉城牆聳立在白雪之中,平整方正的奇怪建築錯落有致的坐立在其中,隱隱能看到,更遠處的群山之中,依山而建的城牆和山脈融為一體,沒有絲毫空隙,甚至讓人產生一種海市蜃樓的錯覺。
但是不管王恆宇怎麼擦眼,那座巨城依舊聳立。
這樣的雄關出現在中原任何一個險要之地都合情合理,唯獨出現在這個座原本的廢棄漁村卻是如此的不合理。
王恆宇不由的站了起來,他清楚的記得,他兩個月從這裡離開的時候,還是一片荒地,除了地基幾乎什麼也沒有,而眼前的工整而壯觀的一切都恍若神跡。
過了外灣之後,海面上原本若有若無的薄冰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深藍幽深的海水。
以王家海航多年的航行常識,一般的北上遼東以外的港口,到了冬季,無一不是結冰凍住,再難通行,必須要等到來年三月解凍後才能繼續。
而現在的永明城的內灣港口居然還能保持不凍,這無疑能大大的提升永明港的使用時間和頻率,王恆宇不由的有些嘖嘖稱奇。
雖然在途徑對馬島的時候,王恆宇已經察覺到了一絲不同,但是因為只是停留補給,沒有過多停留,但是依稀可以看到島上駐守的大魏紅襖軍並不少。
對方聽說自己的商船是來永明城的,過路要的稅費也全部減免了,一路上直到永明城都沒有再遇到過任何一次倭寇海盜。
作為商人,王恆宇心思頓時活絡了起來,來都來了,不如看看永明城有些什麼特產,之前帶的那些皮子和山珍草藥還有原木還算不錯,就是數量太少,單獨來一趟實在不值得的。
這麼短的時間能建好這麼大的一座城池,其中肯定有他能賺的地方。
下了船,王恆宇一落地就感覺到不對,不是因為那種坐船久了以後初次上岸的暈眩,而是因為地面上平整如水面,踩之堅硬如石,沒有黃土地的塵埃飛吐,也不是青石板的整齊劃分,渾然一體沒有絲毫的縫隙。
他看著人雖然不多但是卻異常乾淨寬敞的港口,不由的有些驚奇,忍不住用腳在地面上輾了輾,卻沒感覺出和青石板的路有什麼區別。
遠眺著前方的幾乎是憑空建起的城池,不由心思浮動,永明城的秘密應該就在這地面上。
王恆宇還在尋思著,就聽到後面幫助卸貨的人和自己的船員爭執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