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早不來晚不來,偏選公主駙馬不在時候來,還好送了官,你們這些狗乾元就是看了貌美的走不動道,駙馬雖喜搏彩,卻從不在外面亂來。」
裡面的托不止一方的,有寶安王的,也有多寶安排的。
早知道事情不會那麼簡單,多寶緊急安排了人進去。
多寶讓人在人群中宣揚長公主跟駙馬已經離開了京都,這個時候清淺過來,必然有目的,那她就得讓百姓知道。
寶安王想要利用百姓,裹挾著公主府,多寶也能用百姓,不讓公主府的名聲受損。
至於駙馬跟清淺有沒有關係,那跟她有什麼關係,她是長公主的屬下,不是駙馬的屬下,要是清淺肚子裡的孩子真的是駙馬的,她沒有殺了清淺已是仁慈。
把清淺送到大理寺,由大理寺看管,等公主駙馬那邊傳來消息,再說後續。
其實多寶要等的只有兩個消息,清淺肚子裡的孩子跟駙馬到底沒有關係,有的話,那就殺了清淺,栽贓陷害給駙馬,要是沒有,那就好玩了。
在多寶看來,駙馬跟清淺之間有事,那就是背叛了殿下,背叛殿下的人就是敵人,栽贓給駙馬,她一點兒都不會客氣。
所以在多寶的處理下,有人說清淺的孩子是駙馬的,有人說是陰謀,還有人說清淺是想從良找個靠山。
樂戶是一輩子打在身上的烙印,想要更改戶口,那背後得有人,有錢都不行,商人那麼多錢,他們不想自己的孩子後代只能從商,可有錢是買不到戶口的。
因此有人猜測,清淺此舉是想通過駙馬的權力從良。
到底是不是沒人不知道,反正京都的聲音多了起來,多了也好,就不會一面倒的辱了公主府的名聲。
可是太亂了,這件事剛發生,就有官員上奏彈劾。
所以前來跟遲晚跟虞九舟匯報的夏去,是又氣又急,「殿下,駙馬,京都已經亂成一鍋粥了。」
看著夏去著急的模樣,遲晚笑了笑,「那就趁熱喝了吧。」
「……」夏去站在轎子外面反應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駙馬,現在你怎麼還開玩笑。」
虞九舟也無奈地碰了一下遲晚的衣袖,真是作怪。
感受到身旁虞九舟的觸碰,遲晚收斂了臉上的笑意,「放心吧,這件事已經讓春歸去做了。」
她冷笑一聲,「碰瓷碰到了我頭上,那我就讓他們知道,誰是操控輿論的神。」
辦報,必須辦報。
遲晚決定把報紙分為兩塊,一大周國家實事,二,全民娛樂。
前面就是朝堂上議論的事情,每日做出匯總,順便匯報燕北新政的進程以及阻礙。
有些阻礙是可以說的,引起民眾的共情,與他們一起反抗。
當然,有些話是不能說的,只能是避重就輕,畢竟這是皇權世界。
辦報宗旨——全民參與國事。
辦報禁忌——不能跟皇帝對著幹。
用民眾監督滿朝文武,不管是多大的官,被罵得多了就會成奸臣,奸臣一朝不死,日後也要死,朝堂官員裝也要裝成一個好官,因為他們接受不了輿論的討伐。
奸臣的帽子扣得久了,皇帝未必還會信任,自絕於百姓,自絕於帝王的官員是活不久的。
不過,報紙不能掌握在一個人的手裡,遲晚的打算是,娛樂報紙掌握在自己手裡,大周國家實事掌握在內閣手裡。
古代有邸報主要是負責給各地傳達消息的,還有小報,這個屬於私人的,主要是朝廷沒有公開的朝廷政事,小報的傳播不夠廣,也沒有人敢大量印。
還有京報,就是從內閣抄錄的諭旨,各種奏疏以及官員任免的消息,這個是可以公開售賣的。
等於說,邸報是傳達給各地官員的報紙,小報是批判以及內探的小道消息,京報是公開發售的。
三種報刊形式,是大周最流行,但比較小眾,以及傳播不夠廣。
因此,辦報紙是有先例的,算不得大逆不道,但肯定會有人反對,只要過了皇帝那關,都不算事。
遲晚打算辦一個全國發售的報紙,不僅是抄錄那些能公開的內容,只要有時事消息,需要有批判性的內容,絕不能是以前的辦報形式。
要不是看到了京報,她都沒有想到辦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