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有未盡之意。
玉憐脂細眉輕蹙,低聲:「是方姨?」
謝濱的眼中漸漸紅了些:「她到現在,都沒有清醒。嫣兒霖兒那裡瞞得辛苦,也不知道還能瞞多久。」
玉憐脂眼中微閃。
如夫人方氏,中毒最深,到現在都沒有醒過來。
段素靈放在西院的那兩個徒弟回來稟報,方氏怕是活不過來了。
她抬眼,笑中有些苦澀,安慰:「方姨吉人自有天相,會好起來的。」
謝濱搖了搖頭,沒有再繼續說下去。
轉而道:「憐脂,最近京城不太平,你還是待在府中,不要出去,議親之事也推一推罷。濱叔知道委屈你了,但你的安危最重要。」
謝硯深派人來告知他玉憐脂在京郊差點喪命的時候,他簡直氣得快要厥過去。
是他將玉憐脂邀來京城,玉憐脂卻險些死在京都,真下去了,他怎麼有臉見玉逢羲。
無論如何,他也得保住她的命。
玉憐脂目中含淚:「怎麼會是委屈,濱叔一心為我著想,我都知道。」
「好孩子,」謝濱神色凝重,拍拍她的手,「潤安堂那邊,以後你不要去了,稱病便罷了,若是那邊有人來喚你,一定要同我說,啊。」
王老太君和安平伯夫人,他一個都不想她接觸。
都是毒婦。
玉憐脂心性純善,又柔弱,恐一個不慎,為其所害。
謝濱不放心,再三叮囑:「絕對不能瞞著濱叔,知道了嗎?」
女娘眼睫輕動,道:「好,我聽濱叔的。」
第75章 道觀
翡韻閣雖然不比珠玉院僻靜, 但地方寬敞許多,便是最尋常的桌椅木材也是名貴不少,小廚房之類的布置更齊全。
謝硯深走了, 把主院的喬大夫留了下來,如今玉憐脂不在珠玉院住了,喬大夫自然也得跟到西院來。
謝濱還未病癒, 無力理事,高大夫人也管不著她,她自個兒待在翡韻閣,倒也自在。
辰月末尾, 立夏已過, 天氣越來越暖和, 入了巳月, 北地就開始進暑氣。
玉憐脂一向畏寒, 巳月還用不得冰,待到午月,就能從冰窖里開冰出來,在房裡放著,夏天才涼快。
房門大開,下人們推著三尺見方的沉木箱進來, 這箱子比她當時帶來的首飾箱子略小一些,沉箱打開,裡頭羅布許多時新的華貴首飾、精繡團扇。
關嬤嬤站在一旁:「立夏都過了, 姑娘的首飾釵環也該添些新的了。」
這是往時的慣例。
玉憐脂沒太多挑選式樣的閒心,粗略看了幾眼,點了幾樣不喜的,其餘的就都收進來。
關嬤嬤立時吩咐人下去安排, 然後關了房門。
「嬤嬤,」玉憐脂叫她,「消息還是沒法遞迴去嗎?」
近些日,京畿地界因為宮裡頭的大事戒嚴,風聲鶴唳,來往行人盤查比往日不知道緊了多少。
那陣仗,連拱衛京城的幾處大營也緊張起來。
所以,她們和兩江那邊的消息傳遞,一時間困難了許多。
關嬤嬤搖頭:「段大掌柜派了好幾撥人了,才遞出去一封,出去都這樣難,進來就更難了。」
玉憐脂放下手中書卷,垂眸:「……偏偏在這個時候。」
京城和兩江聯絡本就要耗費力氣,現在這麼一出,她就沒法及時從呂貫君那邊得知兩江的情況了。
消息傳得太慢,她就不能準確做出下一步判斷。
若是事情真不如她所想,她起碼還能提前為玉氏的其他人安排後路,不必和她一同留在京城裡,朝不保夕。
但現在……
關嬤嬤安慰道:「姑娘別憂心,京城總不會一直戒嚴的,過段日子興許便好了。」
玉憐脂搖了搖頭,皺眉:「我只怕誤了大事。」
「傳信告訴阿姊,再派幾批人出去,務必及時將消息帶回給呂叔,往返越快越好。」
關嬤嬤:「是。」
--
京郊,雲山南。
雲山南側無通人煙之路,林間霧重幽冷,崎嶇難行。
其中多有石洞,歷代雲山觀監院皆於此地苦修悟道。
晨間濕霧繚繞,洞壁之上凝結的水珠滑落,滴於地表,漸漸匯成一片。
露水幽清,水窪雖淺,也能倒映洞天景象。
然下一瞬,清澈水面被踏破。
洞中人理正衣冠,身上青色道袍因多日靜修染了塵灰,他並不在意,帶著物什從容出了石洞。
他面容已經蒼老,只一雙眼明亮,腳步看著輕緩,實則行動極快,不多時,已然攀登而上,眼前可見巍峨宮觀,人站在一道塗黃小門外。
抬手拉住門環,接連重扣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