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嫁過去不到兩個月,李紅梅就開始往家跑,和李老太太哭訴她們被騙了,那戶人家根本不像林家怡說的那樣。
開春家裡養的豬被婆婆拿去賣了,錢一分沒給他們,地里的收成他們也摸不著。
李老太太才知道林家怡把女兒嫁給了什麼樣的一戶人家,和她大打一架,非讓李光遠和她離婚不可,就連她肚子裡的孩子都不在意了。
林家怡覺得就算李紅梅發現那戶人家不行,木已成舟,就算捏著鼻子也得認,根本沒想到李老太太會讓她離婚。
如今她懷著李光遠的孩子,富太太也沒當上,怎麼可能離婚?
好在李光遠也捨不得林家怡和她肚子裡的孩子。
好說歹說,甚至林家怡還哭訴自己也是被騙了,才平息了李老太太的怒火。
只是這事後,原本李老太太還隱晦的貼補女兒東西,開始變得明目張胆了,甚至還讓李光遠把賣菜賺來的錢拿一半給李紅梅,說這是他們兩口子欠她的。
說到這兒的時候,孫蘭蘭忍不住吐槽。
說到底李紅梅嫁的那戶人家也只是窮了點兒,倒也不至於害她,怎麼李老太太就偏心成這樣,為了女兒,要出生的孫子都不要了。
都說農村人重男輕女,李老太太這做法倒看不出來半點兒重男輕女了。
孫蘭蘭不知道,經歷過一輩子的林初夏倒是清楚的很。
李老太太當然不會重男輕女,因為李光遠根本不是她親生兒子,那兩個女兒才是她親生的。
鬧饑荒那幾年,李光遠的爸媽都餓死了,李老太太和李老頭結婚好多年沒孩子,見李光遠一個孤兒,想著養了李光遠讓他給他們養老送終,這才收留了他。
只不過李光遠那會兒年歲小,又餓的沒了魂,有奶便是娘,把原來的事也忘的七七八八了。
第206章 危機感
說來也巧,養了李光遠又挨過了困難年,李老太太突然懷孕了,先後生下李紅梅和李冬梅。
老輩子人都有這個說法,這倆孩子都是是李光遠給引來的,所以李老太太也沒放棄李光遠,一直養在身邊。
再者就是,她一連生了兩個都是女兒,但凡有一個兒子,恐怕李光遠也不會姓李了。
這些還是她後來偶然知道的,李老太太一直把倆女兒看得比兒子還重,這在農村本就不太合理的。
林初夏沒多停留,繞過人群後直接奔了包子鋪。
林家怡根本沒注意到人群後的林初夏,她憤怒的指著李光遠旁邊的女人,質問他倆什麼關係。
她今天特意做了燉肉給他送過來,結果就看到自家的攤位人影都沒有,而旁邊李光遠正幫著那個女人忙活。
那個女人她知道,不到三十就守了寡,帶著一個孩子在這邊賣菜為生。
去年他們賣菜的時候,就看到有男人對那個女人獻殷勤,甚至還聽說那男人半夜敲女人的門時被他媳婦兒發現,大打了一頓。
當時她還嘲笑那男人沒出息,小寡婦雖然歲數不大,可天天賣菜風吹日曬的,皮膚黑黢黢的。
這樣的人也能把他勾走,這是多餓。
結果呢?
今天她來就看到自己的男人和那女人親親密密的說話,還幫著她賣東西。
面對林家怡,田翠花淡定自如,甚至對圍觀人員的指指點點也不以為意,還熱情的招呼著要不要買菜。
越是這樣,林家怡越是氣得跳腳。
李光遠被這麼多人圍著,有點兒面熱,拉著林家怡去了一旁的角落。
林家怡真是氣狠了,甩開了他的手。
「你拉我幹什麼?你們做的都不覺得丟人,還嫌我說的丟人嗎?李光遠,你對得起我嗎?」
李光遠看了遠處一眼,安慰著林家怡,「都說了,我跟她什麼事都沒有,你這麼一鬧,好像我們真有什麼似的,家怡,我什麼樣你還不知道嗎?也就是看她帶個孩子可憐搭把手的事。」
「你這會兒看她帶孩子可憐搭把手,搭著搭著,是不是就要幫她養孩子了?」
林家怡心裡也湧起一抹危機感。
自從李紅梅看清馬大壯家什麼樣後,時長不短的回來向老太太告狀。
原以為把那個小姑子遠遠的嫁了也就清靜了,誰知道她這婆婆偏心女兒真是偏到胳肢窩去了,寧可把家裡的日子攪的雞犬不寧也要幫女兒出氣。
甚至還想讓李光遠跟她離婚。
她在家也受寵,可再受寵也敵不過弟弟林家棟。
她以為,就算李老太太有一天知道馬家是個什麼情況,頂多也就發通火罵幾句完事了。
現在好了,老太婆和小姑子都把她當眼中釘肉中刺,特別是小姑子回娘家的時候,她這日子簡直沒法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