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段時間再說吧,」皇帝使出拖字訣,隨口搪塞道,「朕目前忙於政事,無暇顧及後宮。」
然而這不是他想搪塞就能搪塞過去的,百官的套話已經準備好了,自然要好生表演一番為國盡忠。
皇帝坐在龍椅上,儘量放緩心思耐心聽著這些換湯不換藥的言辭。也不知這些官員是怎麼想的,同樣的話第一次說時他不肯應,難道說個十次八次他就會妥協嗎?這群
人難道是試圖用「嘮叨」達成目的?
也怪不得父皇在位後期開始整治百官,任是脾氣再好的人怕是受不了這幾十年如一日的囉嗦。
正當皇帝耐心即將耗盡之際,正見沈乘月站了出來,他怔了一怔,甚至還多問了一句:「沈愛卿有何本要奏?」
「啟奏陛下,後宮空置日久……」
沈乘月一開口,與剛剛幾位大人一模一樣,連開頭的套話都是照搬過來的。皇帝怔怔地望著她,心下一時生出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不管皇后之事成與不成,沈乘月在他心目中總是一位難得不虛偽的官員,她不隨波逐流、人云亦云,更不會過多關注這種並不涉及民生國體之事。如今怎麼卻……難道是因為自己的提議讓她……
正當他胡思亂想之際,沈乘月已經話鋒一轉:「陛下短時間內既無廣納後宮之意,如今後宮空置,宮人富餘,不若將今年宮女太監之遴選一併取締,令百姓休養生息,陛下意下如何?」
其他官員不由側目,說好的關心陛下後宮呢?感情這就是你關心的方式?
眼尖的官員,正看到龍椅上的陛下抬手,似乎是掐了掐自己的人中。
第174章 削減人手
「參見陛下。」御書房裡,沈乘月對帝王恭恭敬敬行了一禮。
「沈愛卿免禮,何事求見?」皇帝看著她,面露猶疑,「你為什麼這樣看著我?你笑得有些奇怪。」
「陛下,您幾日前於朝上應了削減太監宮女之事,」沈乘月笑道,「所以臣近來連夜擬了個章程。」
「嗯?」皇帝用力回憶,「朕不是只應了取締今年宮人選拔嗎?還有其他的?」
「陛下過目成誦、博聞強記,洞察力和記憶力都令臣驚嘆。」沈乘月恭維。
「這有什麼好夸的?前幾天才發生的事,朕忘了才奇怪吧?」皇帝覺得好笑,「你到底有什麼目的?」
「我寫了份摺子,」沈乘月在皇帝示意下,把摺子遞上御案,「每座宮室需要多少太監宮女都經過我的嚴密計算,目前人員之冗餘實在不容小覷。」
「圖窮匕見啊。」皇帝感慨。
「什麼?」
「沒什麼,」皇帝看著摺子,嘆了口氣,「那沈愛卿打算怎麼解決此事呢?」
「首先,取締未來幾年內的宮人遴選,除非眼下這批宮人被放出去了,不然至少十年內宮裡都用不上增添人手。」
「……那萬一朕將來還要納妃立後呢?」
「讓娘娘自己帶丫鬟進宮?」
「嗯?」皇帝瞪眼。
「我是說,到時候臣定親自為娘娘挑選忠心不二的宮人。」
「目前的理由不足以說服朕。」
「大楚宮女和太監選拔以自願為先,在那些凶年飢歲、荒時暴月,成為宮人為很多人提供了一條活下去的路,這一點也許無可指摘,」沈乘月正色道,「但如今乃太平盛世,百姓安居樂業,進宮對他們而言已經成了一種……負擔。」
皇帝蹙眉:「此乃大楚祖制,百姓自願進宮,比之幾朝之前強征百姓家中適齡兒女,已經不知要強到哪裡去了。」
「的確是自願,但有賴先皇和陛下的勵精圖治,如今物阜民安,百姓們鮮少會生出把自家兒女送進宮裡為奴為婢的念頭,如此一來,每次宮人遴選人數湊不夠時,地方官怕惹怒天子,又會如何施為?好聽一點叫說服,難聽一點就叫強迫。」
「你繼續說。」
「宦官一旦進了宮,就很難再過上正常生活,要在宮裡待上一輩子,到了年老才能放出宮去,他們的晚年生活多半也較為淒涼,」沈乘月道,「宮女則十五到二十歲進宮,二十五歲以上才能離開,若是得了主子青眼要留她們,那就要留下,留宮三十年者亦有之,宮裡由宮女留成嬤嬤的人數和名單我記在奏章第三折 了。這世上哪還有什麼活計是這樣的?一入宮門就失去了自由,規矩森嚴,數年之間,和家人一面都見不得。」
「你說得也有些道理,取締未來幾年遴選,朕也不是不能應。」
「還有,宮女太監遴選時都要相貌周正的,免得伺候的時候驚嚇貴人,」沈乘月搖了搖頭,「說真的,陛下,您有這麼容易受驚嗎?」
「……沒有。」
「所以,臣提議改制。」
「你所圖甚大啊,看來不只是為了未來幾年,改制可是要延及後世的,」皇帝翻閱著摺子,「我看見你寫在後面了,宮女任職兩年可離宮,離宮後,每人有兩個月的猶豫期,可以在兩月內選擇續簽兩年契書,重新返宮。」
「這樣對她們而言,這就成了一份活計,做上兩年,攢一筆銀子,就可以離宮,自願的百姓也許反而會更多。」
「想法很新穎,就是有點不顧朕的死活,」皇帝無奈,「如此頻繁更換人手,若有刺客或心懷不軌者混入其中……」
「陛下您沒有什麼大內高手潛伏在側嗎?」沈乘月環顧四周,甚至還探頭看了看房梁,「再說若真有什麼勢力想刺殺您,不輪換也有辦法混人進來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