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情到底還是趙歲歲要更吃虧一些,他家小五再怎麼說也是個漢子,改日想娶親生子也不是問題,只是趙歲歲有在趙家村落水一事在前,被癩子抓進院子在戚長夜家過夜在後,看小五的意思他們兩個日後還要住在一起,這兩個人朝夕相處日日相對的……趙歲歲這輩子怕是都嫁不出去了,就連出門都不知要經受多少外人非議,想到這裡戚老太太心裡最後那點彆扭也煙消雲散了。
這世道,活著已經夠艱難了,何苦再要為難他人。
要是……要是趙歲歲人品性子真的不錯,將這兩人湊成一對也未嘗不可。
戚老太太在心裡盤算著。
戚長夜看著她面上表情,「何況這邊荒遠僻靜,我自己住著也常覺得孤單,家裡有個人也能熱鬧上一些,遇到什麼事情也有人幫搭把手。」
「您看這院子桌子,都是他起了大早專門收拾的。」
戚家早年就住在這裡,戚老太太怎會不知這房子周邊究竟有多偏僻荒涼?又因為離山太近的緣故,在這兒住時夜裡都常常提心弔膽的唯恐野獸下山,戚老太太瞥了趙歲歲剛剛進去的房間一眼,「行了,你心裡有數就行,奶奶不攔著你。」
第11章
戚老太太在戚長夜的院子裡坐了一會兒,便聽得戚長夜提起了要接戚桐回來的事情,戚桐就是原主的那個哥兒弟弟,仔細想想戚五的原名其實叫做戚梧,兄弟兩個各從「梧桐」中取了一字,這名字起得其實非常隨意——因為戚五在戚家孫輩中排行第五,所以取大名時才順口找了個同音的「梧」。
不過都這麼多年了幾乎也沒人會正式叫他的大名,大家都戚五戚五地叫著,久而久之都快忘了戚五這人真正的原名了。
老太太沒想到戚長夜會起了將孩子接回來的念頭,但她聽了也沒反對,她活了這麼多年又怎會不知看似風平浪靜的家裡隱藏著的暗流?大院裡住了這麼多房,哪房膝下沒幾個與桐哥兒差不多大的小輩?當初讓桐哥兒與幾個小孩合住一間房時就鬧出過不愉快,平白無故地誰願意家裡多出個和自己分東西的人啊?
老太太管過幾次,管得了面上管不了心裡,她不可能時時刻刻都抱著桐哥兒聽著防著,且其他孩子也是她的孫輩,手心手背全都是肉,她幫哪邊都有不對。
戚長夜願意將孩子接回去自然是最好的。
他們兩個一同回了戚家院子,戚老太太帶來的雞蛋最後也沒能留下,被戚長夜態度強硬地帶了回去,並著那包給戚老太太買的糖。
戚奶奶從未想過有朝一日能收到這個孫子送來的東西,一時間感動的熱淚盈眶,抓著戚長夜的手連連說了四五個「好」字,聽的戚長夜心裡連連嘆氣。
戚家大院在村子中心,一路走過遇上了不少村民,戚老太太很少有與她這寶貝孫子一同出門的時候,明明是個上了年紀的蹣跚老人,硬是腰板筆直昂首挺胸,眉眼間都透著股驕傲銳利的精氣神來。
十里八鄉的,除了原主已過世的父母,可能也就這老太太一人將原主當成自己的驕傲了吧。
戚家人口眾多,截止到目前為止只有戚五一家分了出來,其他人仍擠在那間大院裡面。
戚五的父親分家一事戚長夜也不太了解,只知道當年其實是出了什麼事情不得不分,現在他們住的那間山下老宅其實是戚五爹娘花了銀錢從戚老爺子那裡買過來的,畢竟是那麼大的一間宅子,雖然破舊但面積卻著實不小,戚五叔伯理應各個有份,只分給了戚五他爹那些叔伯心裡定然會有些意見。
花錢買下就好說多了,戚老爺子當時就將話說的明明白白,特意在村長見證下立了字據,又將買宅子的錢當眾分成數份給每個兒子各分了些,這才堵住了戚家人的口。
這個時間家裡的漢子大多還在外面忙活,院裡只有零星幾個夫郎嫂子在,見戚奶奶回來連忙迎了上來,走到近前才發現戚長夜竟然也跟了回來。
雖然明面上有著層親戚關係,但家裡的女眷大多都與戚五沒什麼往來,畢竟這人常年不在村上,逢年過節都未必能上門來看上一眼,有些新進門的夫郎甚至只有在成婚當日見過原主一面,此刻見了戚長夜頓覺陌生的緊。
倒是剛剛他們提到的繡嫂子走了過來,「五弟來了?阿奶整日念叨著你呢。」
鄭繡是戚三的媳婦兒,與戚老太太有著些七繞八繞的親戚關係,嫁進戚家時戚桐這小哥兒還沒出生呢,也算是家裡的女眷中相對來說與戚五比較熟悉的那個。戚長夜對她印象不錯,沖人點了點頭,「繡嫂子好。」
他說著便將手裡的糖遞了過去,「一點心意,給家裡人補補身體,還沒恭喜三哥和嫂子喜得貴子……」。
鄭繡伸手接了過來,戚家的其他家眷也都過來和戚長夜打著招呼,雖說大多數人都在外面忙活但留在家裡的也有七八個人,一股腦地涌了上來著實讓戚長夜有些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