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泊秋所在的海角,叫十方海角。
海角的出現只是緩兵之計,短期內人類無法找到正面對抗變異動物的方法,而動物的變異從數量和強度上來說,都越來越恐怖,人類稱他們為「異種」。人類只能在異種進攻時留下的肢體殘片中提取血清,取回醫療機構研究淨化方法,然而淨化後的血清想要注射給異種卻幾乎沒有可能。它們太過強大,根本無法接近。
2219年10月9日,陳泊秋16歲,十方海角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異種圍城。
主艦東風艦上300米高的瞭望台已經什麼都「瞭望」不到,四周擠滿了兩眼血紅皮膚焦黑的巨大異種,它們趴在十方海角的納米電網上,張著血盆大口,露出糊滿血液黏液以及皮膚血肉組織的尖銳獠牙,虎視眈眈地注視著海角里的每一個活物。
海角里的人們抬起頭,只能看見異種們的眼睛、嘴巴和身體,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看不到一絲絲外面的光線,分不清今夕何夕,白天黑夜。
無邊無際的黑暗,所能看到的光亮是異種怪物深淵般貪婪無度的眼睛,沒有風,只有異種喘息時口中散發出來的腐臭氣息,沒有雨,只有異種口中滴下的粘稠涎夜。
所有的干擾儀都對他們沒有作用。超聲、次聲、紅外、紫外干擾儀,他們通通不為所動,就連納米電網,十方海角最後一道屏障,都快要被他們撞破了。
東風艦上,十方海角的最高權力機關天涯塔會議廳內,氣氛焦灼而壓抑,當權者們心裡都已經明白,總司陳中嶽提出的「變種計劃」,或許已經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地步。
所謂變種計劃,就是將異種的淨化血清注射給人類,讓人類產生良性變異,擁有可以與異種對抗的能力,再試著去淨化異種。
這些人被稱為「變種」。
因為當時情況危急,這項計劃出台得也很倉促,很多措施並沒有考慮完善,比如普通老百姓都可以看出來的一個重大問題:怎麼保證淨化血清不會再次異變?就算血清不會異變,這些「變種」如果再接觸到異種的病毒感染,又會產生怎樣的後果?
已經沒有時間讓十方海角的人類思考太多,陳中嶽一聲令下,變種計劃開始實行,首先從軍方中篩選人員進行變種,並且需要簽署生死狀,不計任何後果及代價,為人類重獲新生而一往無前。
十方海角軍統部最年輕的少將林止聿是第一個站出來的人,這位驍勇善戰無畏生死的年輕將領,是戰功赫赫的軍統部總兵大人林榮平的獨子。唯一能把傳說中最強大也是最難用的槍械洛斯特S980用得出神入化的神槍手,第一個簽下生死狀,將東川獵豹的淨化血清打進自己的血管里完成變種,這比任何口號都要鼓舞士氣。
這時候,陳總司再次給大家打了一針強心劑,說他做了一件未雨綢繆的事情,可以表明自己作為執政官對於變種計劃的決心和信心。早在13年前,他的兒子陳泊秋剛滿三歲,就被注射了荒原灰狼的淨化血清,成為了最早的變種,如今他不僅擁有不輸正規軍的強大作戰能力,也沒有出現任何失控的情況,這一次的作戰,陳泊秋也會參與其中。
果不其然,這大大推動了變種計劃的實施。一批又一批的變種帶著淨化血清奔赴戰場,人類開始了百年來跟異種的第一次正面對抗,能淨化的就淨化,淨化不了的,就殺掉。
十方海角終於重見天日,得以喘息,人們迅速重建並加強海角的防護體系,納米電網、干擾儀、嗅探雷達等。天涯塔乘勝追擊,推行「重建人間」的計劃,在一座叫四季滄海的島嶼上重建一個健康強大的生態系統,淨化成功的異種經過重重篩選考核,保留優良基因種,然後都被送到四季滄海上去培育。
四季滄海像童話一樣美好,但童話無法彌補現實殘酷的漏洞。
2249年,即變種計劃推行到第30年,反噬來了。
良性變異的人類,在與異種接觸的過程中如果感染異變病毒,這種病毒將與淨化血清產生強烈且不可逆轉的反應,這將使他們產生畸變,成為「畸形種」。
畸形種然保留著人類的意識,但已沒有再淨化的可能,他們只能看著自己逐漸變成畸形的怪物,成為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傳染源,然後僵化死去。
第一個被發現成為了畸形種的人,是林止聿少將。而發現他畸變的人,是當時因為受了重傷從一線戰場退下,進入十字燈塔成為醫學博士的陳泊秋。
陳中嶽得知此事,暴病而亡。原副總司雷普上位,並扶持自己的兒子雷明成副總司。
—
陳泊秋是在2230年進入十字燈塔,負責感染防控和生命科學研究。他一進去就提出要設立隔離區,對變種軍隊每個軍人進行嚴格的感染檢查,尤其是戰前和戰後,檢查結果無虞後才能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