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祈聞言,猛地將手中的帳本狠狠地扔了出去,大聲斥道:「姜盧!他既曾救過先皇的性命,先皇念其功勞,有意提拔他,讓他坐到如今這高位之上,他便更應該時刻銘記先皇的恩澤,殫精竭慮地為江山社稷著想,為我大周的百姓謀福祉,而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一己私慾,肆意斂財,做出這等令天下人不齒的醜事!倘若先皇今日尚在人世,知曉了姜盧的種種惡行,又該是何等的痛心疾首!而你,高晉,身為朕的輔政大臣,本應以身作則,為朕分憂解難,為朝堂肅清貪污腐敗之風,可你卻在此刻,拿姜盧救過先皇一命的恩情來挾恩自重,你這般行為,是為不義!姜盧貪墨四百萬白銀,如此巨額的贓款,你身為輔政大臣,不想著如何協助朕妥善處置,反而在這裡為他求情開脫,置國法於不顧,是為不忠!朕今日不願再與你多費口舌,你且回去好好反思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吧!」
高晉被皇上這一番斥責說得啞口無言。他本想著憑藉這一招先發制人,讓皇上下不來台,卻沒想到反而被皇上抓住了把柄,狠狠地教訓了一番,此刻只覺得顏面掃地。
第74章
趙祈看著齊忠的目光都柔和了幾分,在這朝堂之上,敢公然對高太傅針鋒相對的人,怕也只有他這位宿敵了。
趙祈神色平靜,目光轉向齊忠,輕聲喚道:「齊忠。」
齊忠聞聲望向皇上,趕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回應:「臣在。」
趙祈微微頷首,面容嚴肅地說道:「姜盧此番貪墨之案,涉案數額之巨,令人觸目驚心。朕現將這案子交予你,務必詳盡徹查。若其間涉及搶占百姓的良田地皮等惡行,更要逐一查實,悉數上報於朕,朕定要讓這等貪官污吏為他們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還百姓一個公道。」
「臣遵旨!」
趙祈繼而將目光投向朱寶貞,「寶貞。姜盧之子姜胥,膽大妄為,竟敢火燒如意坊,強搶民女。如今雖已查證其罪行,但朕料想此子平日裡囂張跋扈慣了,怕是不會只犯下這一樁惡行。朕命你去深入調查,看看是否還有其他女子曾遭受這等傷害。若真有其事,務必為這些無辜女子討回公道。讓其受到應有的懲處。」
「臣遵旨!」朱寶貞亦是神色凜然。
「好了,時候也不早了,若今日朝堂之上再無其他要緊之事,便就此散朝吧。」
趙祈揮了揮手,神色略顯疲憊,這一場早朝下來,耗費了太多的心神。
眾官員們早已在這一場驚心動魄的早朝中被折騰得又驚又累。
此刻聽聞散朝之令,如蒙大赦,紛紛拖著沉重的步伐退出大殿。
此時,日頭早已高懸,已過了晌午時分,陽光灑在他們的身上,卻未能驅散他們心頭的陰霾,眾人心中皆是五味雜陳。
這朝堂之上的風雲變幻,怕是才剛剛開始。
朝上所發生事情,也早就傳到了後宮之中。
姜娥在宮中聽聞父親和哥哥都被關進了刑部大牢。
她也知道父親平日裡的貪婪行徑,如今東窗事發,怕是難以逃脫律法的嚴懲。
她去了養心殿見了太后,想探探這事情的口風。
這樁貪墨大案證據確鑿,鐵證如山,早已是無力回天的局面,此時的姜盧已成為了一顆棄子。
太后本就是心思深沉之人,在這等情況下,自然不會輕易見她。
姜娥在永壽殿外苦等許久,卻始終未能見到太后的面。
她便明白,如今姜家倒下,自己在太后眼中也失去了利用的價值。
無奈之下,姜娥只得守在養心殿外,等待著皇上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