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營絕大多數的將士本來就是懷著報效國家的信念,普通百姓又有誰願意被捲入到宮廷的權力爭鬥中?
他們只不過是因為進入了玄武營,才不得已被捲入這場紛爭。
這時,陳大牛雙膝跪地,額頭緊緊貼著地面,咚咚咚地磕了三個響頭,高聲呼道:「謝陛下開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緊接著,一聲聲「謝陛下開恩」的呼喊聲如潮水般此起彼伏,在大廳內不斷迴響。
這是幾萬人如排山倒海的氣勢,如此壯觀的場面,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無比震撼。
高太傅被震得啞口無言。
他此時哪怕再敢多說一個字,都擔心這群士兵會像餓虎撲食一樣衝上來將他撕碎。
趙祈的眼神明亮如星辰,閃爍著熾熱的光芒。
她傲然地站在那裡,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俯瞰著下方的眾多人。自己的每一句話都至關重要,能夠決定上萬人的生死。這種掌控他人命運的巨大權力,使她的內心湧起了一股難以抑制的激動之情。
趙祈趁此宣布:「「朕決意將玄武營交由鄭宓接管。」」她的聲音鏗鏘有力,迴蕩在整個殿外。
這一決定立刻引起了一陣騷動。
官員們竊竊私語之聲不絕於耳。
以高太傅為首的一群官員更是公然反對。
高太傅拱手施禮,說道:「陛下,鄭宓雖有幾分才華,但她畢竟是一名女子。女子柔弱,恐難以擔當如此重要的職責。」
另一位官員也附和道:「陛下明鑑,鄭宓年紀尚小,經驗不足,如何能管住這麼多人的玄武營?」
底下眾人雖沒直言,卻都不由自主點頭應著。
趙祈強壓著心中的怒火,聲音中帶著一絲隱忍,「不知各位大人心中可有合適的人選,認為誰適合接管玄武營?」
高太傅說道:「陛下,臣以為燕嘯鴻將軍是最為合適的人選。他乃先帝留下來的輔政大臣,資歷深厚,無人能及。由他來接管玄武營,必能管好眾多將士。」
趙祈一想,燕瀟鴻是燕君燁的父親,如果真的將玄武營交給他,那無疑是養虎為患,自掘墳墓,這是絕對不行的。
此時,燕嘯鴻也站了出來,趙祈睨了他一眼。
燕嘯鴻心中微微一顫,只覺得陛下周身上下越發有了上位者的氣勢,趕忙恭敬說道:「陛下,高太傅之言,實在讓令臣愧不敢當。」
趙祈面上不顯,心裡想著,如果這老傢伙不知好歹,膽敢趁機生事,就算想盡辦法也要除掉他。
趙祈表情嚴肅,鄭重地說道:「朕讓鄭宓打理玄武營,並非因她救駕之功,也非因她是朕的表妹而任人唯親。如今北狄蠢蠢欲動,西夏亦虎視眈眈。鄭宓在邊關與北狄對抗多年,經驗豐富,由她來訓練這些將士更為合適。這些將士是要上前線作戰的,每一個人對朕都非常重要。朕必須確保他們訓練有素、實力過硬,才能讓他們上戰場。」
趙祈這番話說得擲地有聲,離得近的將士們都能清晰地聽到。他們無不為之感動,原本以為陛下只是將他們視為炮灰,送往前線送死,卻沒想到陛下是真心實意地為他們的安危著想。
鄭宓雖為女子,但她可是鄭泰將軍的女兒。燕君燁死後,正是鄭宓斬下了拓跋澤濟的首級,成功收復了西平縣。她可謂是大周的巾幗英雄,正所謂「虎父無犬女」,能跟著鄭宓,將士們都信心滿滿。
再說陛下都把話講到這份上了,還有哪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敢繼續阻攔?
下方的眾將士就是鄭宓最大的底氣,畢竟,救駕的侍衛是鄭宓帶來的,京畿衛中也有鄭宓的人,甚至就連玄武營的將士也對鄭宓欽佩有加。
見無人再提出反對意見,趙祈隨即下令,命高太傅和齊忠一同去處理雍王等主要的謀反叛亂之人。
那齊忠此前就因為兒子對陛下不敬,而被接連降了數級,被貶為禮部的官員。
然而,每逢有重大事情,陛下總是讓他與高太傅一同處理。
眾人不禁暗自揣測,陛下這樣的安排,到底是看中了齊忠的能力,還是為了制衡高太傅而特意這樣做。
趙祈才不在乎眾人如何猜想,她遣散了眾人,徑直回到偏殿,去查看褚淳賢的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