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梁將軍挖了挖耳朵,總覺得他這話在哪裡出現過。
突然靈光一閃,這不是無明的《霸道王爺愛上小婢女》里出現的語錄嗎?果然好耳熟。
旁邊的三司使不爽極了,「那是自然,既然工兵部尚書您覺得沒意思,還望以後不要同我們幾人搶人!」
兵部尚書嗤笑一聲,不以為然地說道,「我搶這個女人作甚,她是能指揮訓練將士還是能帶兵行軍打仗不成?就你們一個個將她當做寶,一個女人如何能做到高位?!」
第265章 大臣和皇帝們急了
「呵,看來兵部尚書也就這些眼界了,你可別忘了葉大人製作出的方便麵讓多少邊關將士們被困雪原中,得以謀生!還有她那縫合醫術,也是提高了將士們受了傷之後存活下來的概率,我記得兵部現在也在派人去邊關的蘇將軍的軍營內學習縫合醫術的吧?」
趙太傅十分不滿兵部尚書的此番態度,他就跟護犢子似的,懟著兵部尚書啞口無言。
「那……那只是她運氣好……剛巧發現的這些都用到了。」
「這叫運氣好?那你運氣好讓我們諸位瞧上一瞧?」
「好了,都給我安靜一些,好好的御書房,不是你們打架的地方!」龍椅上的皇帝突然厲聲呵斥,眾人停下爭吵,垂著頭卻不敢望向頭頂的九五之尊。
「陛下,倒不如讓她去往樞密院。」樞密院主要負責軍國機務、兵防、邊備、戎馬之政令,以及侍衛諸班直、內外禁兵的招募、閱試、遷補、屯戍、賞罰等事務。
到時候尋個理由,讓她負責侍衛諸班直等物,就能將她留在皇城內,也好保護她,豈不是妙哉!
太傅的這個想法倒還是不錯,哪怕好幾方的人想要搶奪她的「歸屬」,有趙太傅出口相言,沒人敢上前去爭搶,只能默認了。
幾位一品大臣只能遺憾惋惜。
但是趙太傅等人哪能不知道這些人在打什麼算盤,關於他們三省六部能否做出成績來,就指望葉郁蕪來了。
「各位,我們不能光靠葉大人和她寫的話本,難道沒有這些我們就不能夠做出點成績嗎?別忘了各位都是國家精挑細選的佼佼者,能坐上這個位置可不是靠他人的。」一向安靜看戲的太保突然說出這番話。
在場的官員如何能聽不明白。
他們反思自身,驚覺自己是有些魔障了,他們能走到今日的位置,不就是靠自己的能力嗎?!哪怕沒有葉郁蕪,三省六部是不轉了嗎?
這時候太師也在一旁附和道,「葉大人做的已經夠多的了,她在邊關為我們槿國鋪陳了一條康莊大道,接下來要怎麼走就要靠朝廷了。」
不愧是三師,瞬間將大臣的矛盾三言兩語說服了。
「多謝太保和太師開導,之前是我們想岔了。」
一時之間御書房又恢復往日的平和。
皇帝見此番硝煙散盡,頓時開始考慮趙太傅的想法了。
想了想覺得趙太傅這個主意不錯,於是點點頭,便允了。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在朝廷快馬加鞭封旨去往邊關的時候,葉郁蕪居然找藉口百般推脫,遲遲不肯歸京來。
這可把幾個老狐狸急的不行。
偏生她找的藉口,他們也不好說什麼。
畢竟建設邊關是頭等大事,總不能她干到一半就讓她回來吧!就像這個商隊走商事宜、還有和突厥人談交易的事,都在她的指揮下順利進行到一半了,這一時之間竟還真找不到人來接手。
就這樣回汴京一事拖了一日又一日,眼看邊關變得繁華且蒸蒸日上,老臣們實在坐不住了。
每日在皇帝面前似有似無的提起此事。
皇帝心也急啊,畢竟她在邊關,挨著各個國家,萬一被有心之人騙走了,他到哪裡哭去。
正巧太子殿下遊說各州府,算算時間應該到池州了,池州離邊關不遠,於是皇帝連忙寫信給祁竟越,讓他務必將葉郁蕪帶回汴京來。
祁竟越收到信從池州啟程的時候已經是秋季。
去邊關的途中,自然瞧見了許多百姓正在田間收穫糧食。
一路的風光沒有讓他停駐下來,而此刻看著農戶們收糧食時臉上露出滿足的期許,他忍不住從馬背上下來,旁邊的侍從順手接過他身旁馬匹的韁繩。
一行人停下奔疾的趕路,而在田間緩慢的行走著。
「你們是哪家的?」這時候在地里農忙的農夫突然發現他們。
只是農夫們瞧他們穿的一身華衣錦服,一眼便知身份不凡,可是貴人來他們田間作甚?
擔心自己是惹上什麼事的農夫趕忙與為首的郎君說話。
祁竟越何等敏銳,自然察覺出農夫在擔憂什麼,於是出聲安撫,「無事老漢,我恰好經過田間,瞧見這裡的作物長勢喜人,竟與我在其他的幾個州府瞧見的作物完全不同。他們種的也是這土豆,怎的沒有你們這裡的看起來肥沃且產量高呢?」=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