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朝代已經有番薯玉米了。」林多福失望。
「別可惜,就算沒有,你也沒有種子。」孟鶴雲揮起一根隨手撿的小樹枝,點了點林多福的肩膀,「注意聽,林同學。」
種子她是能有的。
「好好好,您講。」林多福乖乖閉嘴。
「原主母親,劉氏手藝還行,只是年紀大了,手腳沒有以前麻利,兩日能織出一匹布來,一匹布能賣的20文錢,一年下來,也有2兩半的收入。三弟偶爾會上山打獵、採摘山貨,製成肉乾、山珍,運氣好,一年也有一兩的收入,現在合計家裡就有7兩半的收入。」
「再說支出,現在新朝賦稅比前朝少多了,不用交什麼名目繁雜、亂七八糟的稅,他們的只要按照畝數交三成的農業稅就行了,可是人口要交的賦還是有的,三歲以上的,每人每年要交100文錢,不論男女,現在全家6口人,就要600文。」
「家裡自家種的好糧是不吃的,只留一小部分用做待客送禮,其餘全部賣出,再換成陳米、小米、糙米,只需花上一兩銀子。不夠的部分,自家還有賣不出去的豆子,磨成粉,能挨上一年。」
「原主,也是我,要去鎮上讀書,一年學費2兩銀子,書本費1兩,來回牛車錢也得花上500文,中午雖然不吃午飯,卻要交10文每月的柴火費,一年就是120文,這樣讀書的固定支出就要花4兩銀子。這些不算課外書籍、筆墨紙硯的花費。」
「餘下來就只有2兩銀子一年,但是誰還沒有個人情往來、頭痛腦熱的時候,聽孟父說,眼看著馬上到夏日,屋頂總得修一修,不然這房子得塌。另外還有油鹽醬醋、夏衫冬袍、鞋襪布匹,2兩銀子根本不夠用的。」
「更別說,這孟家今年為了原主成婚,手裡根本沒有餘錢。這修屋頂的錢還得賺出來呢。」
孟鶴雲看著手裡的三條小魚,很惆悵。
林多福直觀的感受到了農家的窮困潦倒,不過她心裡還是很樂觀的。
「後天鎮上有集市,你去書院的時候,一起走。我做了很多小玩意兒,賣掉之後,說不定修屋頂的錢就夠了。」林多福信心滿滿。
孟鶴雲文人思維,總覺得行商不容易,但是他也不會打擊林多福。
「走,把最後兩個籠子收了,回去做飯。」
最後兩人總共收穫了5條魚後一起回了家。
……
孟家三餐,就早晚吃乾的,中午一般則吃點菜湯混個水飽。
林多福殺好魚,看著五條只有小孩巴掌大的魚,想了想,回了他們的房間。
他們的房空蕩蕩的,家具不多,木床、木衣箱還有一張梳妝檯都是她的嫁妝。
而孟鶴雲就在窗前用一堆石塊和一塊快爛了的木板搭了桌子,上頭鋪了一張麻布,又擺了一個竹筒和一支快禿了的毛筆。
此時他正拿著一本書在背誦,偶爾停下來,合上書,用手指在桌子上默寫,而他腳邊是一個半舊不新的書箱。
這一覽無餘就能看到房間全貌,腳下也是滿是灰塵,遇到下雨就會變得泥濘的泥巴地,就這環境,就是她現在的新房。
真是又窮又心酸。
林多福看孟鶴雲看書看得認真,便躡手躡腳走到衣箱子前,開了鎖,從一箱子下面,取出一貫錢。
一貫錢就是1000文,這是原主娘臨嫁錢給她添的壓箱錢,她數了2文出來,又把錢放回去,重新把箱子鎖好。
孟鶴雲從書本中抬頭,他作為一個現代學霸,四書五經並不難,只是他習慣了簡體字,一下子全部都用繁體字來看書,還是有點困難。
好在他自小練習書法,還是有基礎的。
他鬆了松脖子,扭頭問:「拿錢做什麼?」
「買兩塊豆腐,一起煮魚湯,你那魚也太小了。」
自取其辱了。
孟鶴雲閉嘴,轉頭繼續默背。
第5章 豆腐魚湯
林多福拿著錢,去村口的豆腐店買了2塊豆腐,正好2文錢。回來之後,在院子裡拔了點蔥。
起火燒鍋,先在鍋底刷上一點點油,然後趁油還沒反應過來前,趕緊下小魚煎。也幸好魚小,這點油也夠煎成兩面金黃,隨後倒入熱水,又用蔥白去腥,再放入鹽,等魚肉全部化入湯中,變成奶白色,林多福撩出骨頭,最後放入豆腐,一同煮。
因為林多福是掐著點做的飯,所以等孟父和老二到了家門口,就聞到一股特別的香氣。
「爹,這是什麼的味道吧,怎麼這麼香?」孟鶴松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去廚房看看,不就知道了。」孟父黑黝黝的臉上雖然沒什麼表情,但加快了的步伐還是出賣了他此刻迫不及待的心情。
兩人推開廚房的門,正好看見林多福把奶白色的湯一一盛入碗中,等林多福分別撒上蔥花,孟父故意咳嗽了一聲:「老大家的,做午飯呢。」
林多福笑著應:「爹,二弟,你們回來了。湯好了,我叫娘和相公來吃飯。」
「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