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了一眼大灶頭後面的牆角,嘆了口氣。
骯髒的牆角,除了一小袋粗糙的米糧和幾個大小不一的番薯外,再無其他食材。那袋米糧還被仔細地包裹在一張泛黃的布中,顯得尤為珍貴。番薯則靜靜地躺在角落,外皮上沾著泥土,仿佛在訴說著這個家的貧瘠。
這個家,實在太窮苦了些。
怪不得,她的那個便宜大姐不肯嫁過來。
開局再難,日子也得過下去,林多福推開廚房的窗戶,讓外面古代農村獨有的清新空氣中鑽進來,嗆人的炊煙一點點散去,林多福的心情總算開朗了一些。
她先燒上水,然後利索地撒了一把小米入土灶,放個蒸架,再蒸上六個米糠摻的窩窩頭和六個番薯,便不敢再多。她坐到灶後,塞上柴火,等火燒起來,她便趁著煮飯的空檔,從自己的工具箱裡,取出鐵絲,拼接已經切好的纖細竹子。
最近她想做幾套竹節人的玩具套裝,正好過了歸寧日,就有一個大集。
能賺點錢,這日子也好過點。
手上幹著活,並不用多動腦子,她的思緒就開始胡亂散發開來。
要說她如何嫁到這孟家的,要從三天前說起。
三天前,林家長姐一覺醒來,發了瘋地說,她要和孟家村里走街串巷做小商販的孟二狗好,要是非要她嫁給那沒出息的孟鶴雲,她就跳湖,一死了之。原主林多福去攔,沒想到落了湖。
等林多福從湖裡被救上來的時候,已經換成了21世紀的她。
林家二老看事情鬧成這樣,很是無奈,只能到孟家村來說,聘禮他們雙倍退還,這親事就作罷吧。
但孟家怎麼可能同意,他們是堅決不同意的,這要是退了親,這老大名聲更臭了!
畢竟這孟家老大條件實在是差透了。
孟家老大孟鶴雲,是個大齡科舉青年,今年已有二十三歲,這在古代要是早的,孩子都滿地跑了。
要說他為啥拖這麼晚,一來為前程,二來為錢財。
農村孩子啟蒙晚,孟鶴雲十歲方才啟蒙,十八歲第一次去考童生,他本也不是什麼天賦型選手,足足考了五年,也就是到今年才過了童生試。
孟家爹娘原還想著等孟老大考上秀才,能選個鎮上的姑娘當長媳,可惜兒子不爭氣,又如此大齡,託了好幾個媒人,最後選中了林家十八歲的大女兒林滿福。
那林家大閨女長得豐腴可人,又是極為能幹的人物,家裡外頭事情一把抓,還有一手好女工,要不是林家拖著想多留幾年,早就嫁出去了。
孟家二老,覺得這林家大姑娘實在是大兒子目前能娶到的最好的人選了。
這林家是手藝人家,家裡雖然家資不豐,卻是個有心氣的,家裡二女二兒。大兒子今年二十,跟著林父做木匠活,小兒子今年八歲,在村里學堂讀書。林父對於小兒子充滿了期望,就想找個讀書人結親,讓姐夫帶帶自家小兒子,好讓小兒子考上秀才,給他們林家改換門楣。
身為農家的他們,只要能出個秀才,他就心滿意足了。
於是當孟家上門求親後,林父特意去鎮上思源學堂打聽孟鶴雲的學業,聽到同學夸孟鶴雲學問紮實,明年就要下場考秀才時,心裡是十分高興的。
兩廂滿意,這門親事就自去年冬日定下,開春之後過了禮,孟家是厚道人家,特意選了春耕之後的時間拜堂成親,這樣人家姑娘進了門,可以相對清閒到秋收。
可就差這臨門一腳了,誰知道出了這檔子事情。
還是孟家婆母劉氏想到了林多福。
林多福排行老三,今年十六歲,名聲沒有姐姐響亮,但是人卻好看地緊。
劉氏想到相看林滿福的時候,見到的林多福。
那林三姑娘,白白嫩嫩,一張小小的巴掌臉上,一笑就露出個梨渦兒來,做事麻利,待人客氣,看著喜慶又懂事。
劉氏甚至心裡還有些慶幸,這林滿福臨時變卦,一看就是個心思多不好相與的,但是這林三,從面相上看就是極好的,老天保佑,老天保佑,不然這麼好的閨女可不是要錯過了。
對於孟家的提議,林家卻猶豫了,實在是二女兒,自小嬌氣,就沒怎麼幹過家裡活,這當人家小兒子媳婦,有上頭嫂嫂頂著,她靠一張甜嘴巴,也能討巧,可要當他們孟家長子長媳,還是個讀書人的媳婦,他們心慌啊。
不過耐不住,林多福自己願意啊。
孟鶴雲,這名字可是和她老公同名同姓的,她心裡存著期待,萬一,孟鶴雲也和她一樣,穿來
了呢。
再退一萬步,萬一這不是她老公,只是個同名同姓的陌生人,但是這孟鶴雲二十三的年紀,實在不算大的,能三十歲之前結婚的,都算早婚,更別說這年紀在現代才剛剛畢業。而且這方圓百里,都是山村,不是農夫就是屠夫,這孟鶴雲到底算個知識分子,她和他,還能有共同語言。
在這盲婚啞嫁的時代,遇上個合適的就嫁了吧。下一個還不一定這個好呢。=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