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琴酒的能力確實讓FBI記憶猶新。他們忌憚琴酒,哪怕知道琴酒這種殺手充其量是「工具」也將他的優先級擺得很高。
赤井這時候就說出了他的提議。
由他這種老練又經歷過臥底的資深特工,提出有些烏托邦的「聯合調查小組」,這讓FBI的上層們感到了反差。但這也讓他們對赤井的印象值上升了 :能力強卻理想主義總是更好利用的,而天真總比一切利益為先要好。
這也改變了一些上層想好的對赤井假死的處理方式:如果是這種類型的特工,需要另外的駕馭手段。
直到這裡為止,赤井也沒有說,他早就發現了日本的臥底。
他只是建議,將資料存在日本官方機構:因為組織總部在日本,日本官方也肯定有派遣臥底,將這個任務給他們,他們會想辦法引來組織的人的。
「我已經不在組織里了, CIA的臥底,我聽說也失聯了很長時間,前段時間重新聯繫上卻很難傳遞情報……名單上的臥底更是已經在暴露邊緣,沒辦法行動。」赤井說。
FBI同意了赤井的提議。
不只是赤井說的這些理由,還有理由是,計劃在日本執行,那麼美國人自然能獲得指揮權和絕對的主動權。
FBI這邊和公安交涉的時候其實還想拿到公安的臥底資料,但不算太強硬,因為這次計劃就是要藉由已經暴露的臥底去引出組織成員的,公安的臥底還沒有暴露,那就不能暴露得這麼兒戲。
管理官也將美國的要求說給降谷零聽了 。
降谷零自然不認為自己的名字有寫入什麼「臥底名單」的必要,不過……
公安部可能存在的那個臥底,如果在名單上看不到日本人,或許會產生懷疑,因為當初公安直接調走了暴露的諸伏景光的名單的時候,雖然沒有說出任何情報,但態度就體現出公安也有應對組織的計劃和專門小組。
既然都有專門小組,肯定也會有臥底的。那可是公安。
沒有太多猶豫時間。雖然將名單給了赤井,但琴酒自己不打算停止行動。他也在調查,並且在調派人手,所以一切計劃都得在他動手前先進行。
而降谷零也不是會猶豫的人。
他向來很果斷。
「公安部那邊的動向,就拜託你盯著了, hiro.」他深吸一口氣,「我會守在總部。既然我守在總部,那麼我在不在名單里都一樣了,因為庫拉索看到我的瞬間就會知道我是臥底。」
「只要不讓庫拉索回去就好。」他說,「只要不讓她回去,直接將她逮捕,那麼就算在她面前出現也不會有任何問題。」
公安這邊制定的計劃,其實是在庫拉索將情報傳出去之前抓住庫拉索。降谷零為了不讓名單傳出去,親自指揮坐鎮總部。他們的行動重心當然是他們自身,對於其他機構的撤離,他們不做建議。畢竟這只是聯合小組,各個機構的特工總的來說還是「各自為政」。
而赤井思考再三,建議其他機構將臥底的撤離時間提前,並且建議他們制定「假如琴酒及時接到名單,該如何搶時間撤離」的方案。
「甚至,琴酒可能會快一步呢。」他說,「他會給我們這麼多時間,已經足夠讓人意外了。」
他想,如果不是他稍微拖延了琴酒的時間,琴酒其實早就動手了 。
他付出了一些代價,在琴酒自身無可無不可的前提下讓琴酒將動手時間推遲到庫拉索行動當天,但事實是不管庫拉索到底有沒有傳回名單,琴酒都已經做好了動手準備。
他將自己對琴酒的了解,和琴酒向來做多套方案的風格,以及琴酒在組織里的權限都匯報上去了 。
這些信息也通過他的人脈傳遞到了不同機構中。
MI6當然是最相信他的,德國人則本身足夠謹慎,加拿大這邊,美國人給了 「建議」,他們就算不能理解也會想辦法執行。
在降谷零從公安上層拿到這個計劃時,計劃其實已經開始進行了 。
隱藏在暗中的諸伏景光察覺到了從前公安部同事的「異動」。他逐漸鎖定最可能是臥底的那個人。而朗姆也獲得了這個情報:各國機構認為組織最近動盪,大致到了臨界點,因此決定整合力量組成聯合小組,為此提前歸納總結了臥底名單,以便互通有無,也避免誤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