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誒,好,我這就去聯繫黃老闆!」這筆生意雖不一定能做成功,但可見這位小姐真能拿出這大筆的錢,那日後……總歸先熱絡著准沒錯,王牙婆心內盤算著,面上滿是喜意。
雲渺送走王牙婆剛回來,沐雲舒托著腮幫子坐在桌前盤算著什麼,見她走進來,吩咐道:「雲渺,你去傳話給子安,讓他幫忙打聽清楚這次有意買下一品軒的都有哪幾家,若是可能,調查一二。」想著何子安那邊可能才剛剛安頓下來,自己這要求又超出了靖安坊的範疇,添了一句,「不必太過有負擔,隨意打聽些街坊小道消息即可。」
「是,小姐。」
--
那頭,何子安很快收到沐雲舒的傳信。
看著來信上「一品軒」的字樣,轉頭就往後院走。
他跟爺爺搬來這寬窄巷頭已有段時日了。
這店鋪前後都寬敞,舒姐姐又留下不少銀子,爺爺的身體也漸有好轉,自己又找了鄰居相熟的人家來幫忙照看爺爺,自然空出了手腳。
這段時日,收攏了附近這片區大部分人品習性還算過得去的遊民:混子,小商販和年級十來歲的娃娃們。
一級一級區分開來,從前就跟著他幹過的,能夠信任的人各自領個小組,管著一批新來的人,由這些老手負責帶新人,也負責暗中觀察其中合適亦或是不合適的人選,做第二次篩查。
只有核心幾個人了解全部成員的信息,其他人,彼此並不知曉。
就這樣,何以安以極快的速度組建了一個以他為中心發散開來的關係網,定期領頭人進行集會,交流各種街頭小道消息或者是聽來的八卦傳聞。
不拘是什麼,何以安都會先行記錄下來,並且串聯看看有哪些消息是能夠合起來的。
如若發現消息的準確性可以認定,按人頭貢獻分配適宜的獎勵。
一個天生的管理人才就這樣,在混亂的街頭小巷,緩緩成長著。
今日正巧,後院小屋內正在集會,分享消息。
他們基本都是自小就和何以安認識的人,光著屁股玩大的,自然了解並相信何以安,願意跟著他干,雖然沒有見過何以安口中那個真正的大掌柜,但聽何以安流露出來的崇敬與孺慕,都相信自己跟了個了不得的「大哥」。
原先大家都是街頭巷尾瞎竄的混子,沒人拿正眼瞧他們,也沒人願意相信他們。可如今,在何以安的幫助和培養下,識了字,學了為人處世,手下甚至有了一批聽他們的話辦事的人,整體的精神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變得穩重成熟了,不再是流里流氣,渾渾噩噩,走在外頭,也會刻意挺起腰板子,正兒八經地辦事。
只是當一群人聚在一處時,還是忍不住嬉嬉鬧鬧,說些逗趣兒的渾話。
正吵嚷著呢,何以安踏進門,嘴角一歪,眼神銳利,
「來活了各位!」
第18章 京城首富宋家,打不過打不過
四日後,在沐雲舒即將赴黃老闆茶樓之約的前一日傍晚。
一封信送到了沐雲舒手中,落款——何以安。
沐雲舒看著信上一筆一划甚是工整的字跡,露出老母親般欣慰的笑。
好小子。
何以安把這次參與一品軒競賣的人都挖出來了,沒有一個不是豪商富戶的。
沐雲舒細細瀏覽著,倒是並沒有出乎她的意料,直到最後一排:
小道消息(不知真假)皇商之首宋家,有意參加。
皇商之首?這麼大的生意人也要來分一杯羹?
沐雲舒皺緊眉頭,這一品軒著實搶手啊……
--
第二日,茶樓應約時至。
沐雲舒扶著雲渺的手從馬車下來,拿出了黃老闆給的信牌,被門口小廝直接順著小道引到了後院。
今日茶樓前廳照常迎客,後院卻被老闆自己包下,專用於接待她們這些買主。
穿過曲曲折折的長廊和小徑,被引到一個單獨廂房內。
「請在此稍候,東家會依次接待各位貴客。」小廝說罷躬身退場。
摘下帷帽,沐雲舒打量著屋內的裝飾。
竹榻,木桌,素色茶具。古琴,屏風,山水畫卷。
古樸雅致,仿佛置身於山間竹林,寧心靜氣,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