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中午,張大娘子的小姑子背了一背簍柴火回來,漁娘看她身上的衣裳雖打補丁,乾乾淨淨的,整個人氣韻卻很好,一看就是勤勞聰明的小娘子,漁娘對她笑著點了點頭。
小姑娘紅著臉道謝:「聽我大嫂說,那個甘草陳皮的方子是您給她的,多謝您肯幫我們家。」
「張姐姐是我從小認識的手帕交,幫她我自然是願意的,你不用道謝。」
漁娘來申家給張大娘子撐腰來了,她那個不是省油的燈的弟妹,都不敢大大方方走到漁娘跟前來。
漁娘在申家用了頓午飯,張大娘子從始至終臉上都帶著笑。
漁娘要走時,拉著她的手道:「張姐姐,過幾日我要去京城,等我到了就給你寫信,你可要記得回我。」
「你放心去吧,你寫信我肯定回。」
漁娘笑著點點頭,轉身跟她婆婆告辭。
白水村的路沒怎麼修過,坐馬車搖搖晃晃,阿青笑著說:「您這回來了一趟,張大娘子那個弟妹嚇破了膽,只怕不敢再給張大娘子不痛快。」
「嗯,希望張姐姐日子過得順遂些。」
說話間,馬車前頭拐彎就是王家。
馬車路過王家大門,馬車沒停下,王家的門房認出了梅家的馬車也沒多招呼一句,等人走了才去稟報主子。
陳氏聽後笑著說:「沒想到梅夫人跟村婦也能交朋友。」
她婆婆趙氏沒說話。
王蒼笑著接話:「交朋友只看合不合得來,若是只看身份交朋友,那就沒意思了。」
陳氏放下手中繡框:「夫君,咱們不跟賀榜眼夫妻一塊兒走嗎?」
王蒼搖搖頭:「不方便。」
陳氏很想說你們是從小長大的朋友,都是回京,一塊兒上路也沒什麼。
趙氏:「不用再說,你們不順路。」
陳氏見婆母冷著臉,微微低頭應是。
陳氏忍不住扭頭看夫君,王蒼笑著安撫地摸摸她的手:「別繡了,做了一下午也累了,休息休息。」
「嗯。」
賀家跟王家保持著微妙的默契,賀文嘉和漁娘坐船離開南溪縣後,過了五六日,王蒼夫妻二人這才出發。
王蒼離開南溪縣的前一日去孫家拜訪孫先生,孫潯沒什麼好教他的,只告訴他,別忘初心,也別把萬事都看得太重。
王蒼明白先生的話,點頭應下。
王家的船行到武昌府時,賀家的船已經到淮安了,漁娘的堂哥梅羨謹親自來碼頭接他們夫妻。
「孫家族長和他孫子孫允來咱們家了。」
賀文嘉不高興:「孫家人來你家做什麼?」
梅羨謹道:「孫允去歲沒有中舉,後頭又來淮安考淮安府學,沒考上,就回安東縣縣學讀書了。」
「聽貞娘說,堂妹夫在家跟先生讀書,偶爾會去縣學一日,堂妹夫好幾回從縣學家去跟貞娘講,孫允讀書不用功,去各家文會跟人交際倒是挺樂意。」
「前兩月文嘉中榜眼,孫家那邊知道,又想把孫允送去孫先生處讀書,叫人送了急信去南溪縣,前些日子帶回信來,孫先生好似沒答應。」
賀文嘉扭頭問漁娘:「先生沒提過這事兒吧。」
漁娘冷笑:「先生沒提,說明沒放在心上,咱們更不需理孫家。」
孫允得了好處卻不承情,漁娘至今都記得他跟溫子喬說賀家得罪了貴人,賀家梅家會連累他,他立刻就要撇開關係的那些話。
「堂哥,可把人趕走了?」
梅羨謹苦笑:「到底都是安東縣的人,孫族長到處跟人說兩家的情分,還托人去我爹跟前說情,我爹幾次拒絕人家聽不明白,不好撕破臉,只能叫人進門。」
賀文嘉和漁娘再不想看到孫家人,到底還是在梅家看到孫族長那張皺巴老臉,還有身寬體胖不少的孫允。
孫族長看到兩人走到院門口,隔得老遠就親熱地喊兩人過去。
堂叔和幾位梅家的長輩在裡頭,兩人自然要進去的。
進去後漁娘也沒給孫家祖孫好臉,規規矩矩給堂叔和幾位長輩見禮後,漁娘說要去拜見堂嬸,就先走了。
漁娘轉身時,悄悄給了賀文嘉一個眼神,叫他看著辦。
賀文嘉心領神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