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正合計著家中的事, 門外傳來一道熟悉的聲音:「到了,就是這裡。」
是趙蟾桂。
沈持起身笑道:「三娘,你說巧不巧,你一提趙大哥就回來了。」
他倆趕緊迎出去。
時隔兩個多月沒見, 趙蟾桂微胖了些, 身邊跟著一個身材中等, 面色紅潤的女子,看來是他媳婦兒了,見面就拉著女子給沈持作揖:「大人, 夫人,我回來了。」他拉了拉那女子:「這是內人方氏。」
沈持和史玉皎齊聲道:「趙嫂子。」
方氏還禮:「大人,夫人。」
史玉皎叫丫鬟雲苓、子苓來:「這是趙大哥和嫂子,你們以後聽他倆的吧。」
沈持:「有事商量著來。」
「是,大人,夫人。」雲苓、子苓招呼趙蟾桂兩口子去了。
家裡添了兩個人,一下子熱鬧起來,沒那麼冷清了,怪不得豪門都喜歡奴僕成群呢。
當日,沈持不用燒熱水了,他幹什麼都會被趙蟾桂截胡:「大人你放著,我來。」
沈持:「……」
「對了,」趙蟾桂又說:「我從祿縣來的時候,沈老太爺讓大人得空想法子找找知秋秀才,說他不回去不打緊,給家裡捎個信兒,讓他們知道他在哪裡也就安心了。」
沈持:「今天阿朵也找過我了。」
也是要找沈知秋。
趙蟾桂:「……」
沈持回到書房,往椅子上一坐,很快忘了家裡的瑣事,又思索起糧價、田稅的事情來。
法子是有,只是不那麼高明,強行實施容易反噬到他自己身上。
沈持很想翻一翻《明史》,看看張居正的一條鞭法,他很想從中汲取一些經驗,可惜當朝和明朝是個平行的朝代,從未見過那些書,也未曾聽人提起過。
「趙大哥,」等趙蟾桂來送東西的時候他說道:「明日你去獬豸書肆找潘掌柜,給我找幾本經商的書來,我瞧瞧商人們都是怎麼做生意的。」
「大人,」趙蟾桂有點詫異:「你要經商啊?」
沈持:「不,我就看看他們是怎麼經商的。」是如何投機倒把的。
要知彼知己。
「那多枯燥,」趙蟾桂說道:「大人看些話本多好,現在市面上的話本真好看。」
他從家裡來的一路上又買了不少。
沈持:「嫂子看見不說你嗎?」
「她不認字,」趙蟾桂說道:「看了也看不懂。」
沈持:「……」
不過說歸說,次日趙蟾歸還是給他挑了不少的商書來,還拿回來七十兩銀子:「潘掌柜說這是大人的潤筆費,本來早該送過來的,但過年他回家了,年後又到南邊買了些書來,才回到京城。」
還沒顧得上來沈家拜訪。
沈持從中拿出二十兩銀子給了趙蟾桂:「不知道你們這麼快就來了,沒給嫂子預備見面禮,得空去街上逛逛,買些穿的用的。」
「大人先前在祿縣已經給了不少了,」趙蟾桂說道:「不能再要了。」
沈持塞到他手上:「收著吧趙大哥,以後這個家裡里外外的事都要你打理操心呢。」
趙蟾桂只得接了:「多謝大人。」
他又笑道:「對了大人,從祿縣來的時候沈老太爺還說,想要個京城的親孫子。」
沈持:「……」
催生是吧。
閒得你們。
他把這陣子京城來往的人的記錄「移交」給趙蟾桂:「孟夫子快添丁了,你早些預備下禮。」
「李頤要成親了,估摸就是下個月,也要準備禮金。」
「汪大人的小女兒下下個月周歲宴,也要送禮。」
趙蟾桂接過去細細過目。
「嚯,汪季行汪大人已經有五個孩子了……」
沈持的同鄉兼同年,考中進士當了官後納了一妾,又給他生了兩個孩子,家裡肯定很熱鬧。
「咦,江大人還在通州府呢,」趙蟾桂繼續說道:「竟還未婚,嘖嘖,比我還不著急……」
沈持:「江大人或許很快要升官了,你還在背後嘀咕他。」
前幾日吏部給皇帝送去年的考核,他看見江載雪是「上佳」。
趙蟾桂閉了嘴:「大人,我明日逐一去看看有沒有要還的人情,另外再把過節收的禮整理好。」
他看見後院的一間屋子裡堆得滿滿的——沈、史二人收到的臘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