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持心中大喜,說話都差點有顫音,好在他心理歲數大道行深臉皮厚勉強穩住了:「夫人,晚輩這就備下三書六禮,再擇日請人到貴府去作媒。」
史二夫人點著頭說道:「我今日告於你知,三娘是願意的,我這個做長輩瞧著你也甚好,只是府中還有一些要周旋的,我要為沈、史二家尋個締結良緣的由頭,你且安心等我回話。」
能做主史玉皎婚事的長輩都這樣說了,沈持哪有不放心的,說道:「晚輩聽夫人的。」
事成!
載欣載奔回到沈家,恨不得立刻告訴家人,甚至公諸於眾,讓在京城混的每一隻狗都知道,他,沈持,要娶媳婦兒了。
但是眼下六禮未行聘書未下,還得埋在肚子裡不能說出去。但不妨礙他高興,去他的勤政吧,容他先擺爛幾日去瞧瞧京城有什麼新鮮玩意兒。
聽說沈持這麼閒,獬豸書肆的潘掌柜找上門來了,他提了兩個秋後吃得肥嘟嘟綠油油叫聲響亮的蟈蟈:「沈大人,您先前答應在下給蟈蟈點藥,讓買《鳴蟲》一書的雅士們開開眼……」
沈持:「行。」他眼下非常隨和好脾氣。
好傢夥,京城的蟈蟈都比祿縣田野間的個頭大。他看著這兩隻蟈蟈心想:好,今年先隨便點一兩隻打打名聲,明年開春京兆府要是能籌辦得起花朝節,到時候也好讓鳴蟲去助陣,添個噱頭。
等一應硃砂松脂什麼的都買齊,沈持動手三下五除二給兩隻蟈蟈點了藥,然後它們一下子啞巴了。潘掌柜:「……」有毒……嗎?
沈持:「它們適應一下就會重新叫的。」
潘掌柜笑得臉有點皺巴:「是,等下會叫。」沈持:「……」請不要懷疑我的技術。
果然,半個時辰之後,蟈蟈換了種叫法,從摳腳大漢一下子變成了賣藝的,悅耳的嘞。
潘掌柜眉開眼笑地搓搓手:「這兩隻蟈蟈一亮相,《雅蟲》肯定大賣,沈大人等著收銀子吧。」
沈持:「潘掌柜真是在下的貴人。」知道他要多攢銀子娶媳婦兒用,想法子給他廣開財路呢。
過了三五日,史二夫人在散值時來京兆府尋他:「沈大人,擇日來提親吧。」幾經曲折,史家上下應允了這門親事。
沈持有些緊張地說道:「晚輩遵命。」
回到家後,他先將此事告知沈山:「爺,這也許是天意吧,咱們家還是要和史家結親的。」
沈山拿出他從祿縣帶到京城的包袱,摸了摸,從中拿出一截暗藍色的刀繩:「這是當年史老將軍留給我的信物,想來是他要信守承諾,叫你娶史家閨女的,他到底是一言九鼎的。」
第131章
沈持接過那根刀繩拿在手裡看了看:「爺, 這根刀繩,送還於史家吧。」
沈山:「我這次來京城,本就有這個意思, 只是一直不知以什麼藉口去拜訪史家,無端去說怕人家以為咱們要挾要結親, 這下可以名正言順地還回去了,我心裡也輕巧多了。」
「嗯, 」沈持說道:「兩家很快要走動起來,爺找個機會還了吧。」
沈、史兩家結親的意願明朗之後, 便要行六禮了。
古人敬慎婚姻, 講究「敬茲新姻, 六禮不愆。①」,在《禮記·士昏義》、《弘律》——當朝律例中規定六禮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 六禮行畢, 姻親才算既結。很有儀式感。
頭一禮「納采」,其實就是說媒, 婚由媒妁, 兩家要成一門親事, 必須有媒人,男方請媒人到女方家去提親,一般都是提前通過氣的,兩家都有意之後才正經上門的, 不會隨隨便便去, 納采時要帶一隻雁作為禮, 男方的媒人到來後,女方要到家門口迎接,接受媒人帶來的雁, 表示正式接受這門親事。
沈山問沈持:「阿池,誰來做媒去史家提親?」
「我已打聽到京中的風俗,」沈持說道:「最好是與兩家都交好的人。」
記得之前在黔地開礦的時候姜蘅姜道長曾說他多年前曾到過史家府上,聽著與史家的關係還不錯,想著就找他了,於是說道:「爺,這個人我來找。」
沈山:「雁的話,聽說文官娶親用木雕的?」只有武官才會親自去獵。文官他想獵大雁也拉不動弓箭啊。
沈持:「大雁……京城有人養專門用於行六禮之數的雁。」
沈山:「……」京城真是好,他發現這裡就沒有花銀子買不到東西。=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