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承業看著外面的雨幕時,陳思安這邊也進入了最緊張的時刻。
兩種因子在她的融合因子的促進下,終於扭扭捏捏的互相貼在了一起。
但是還沒熟悉起來的兩種因子,還是有些生疏彆扭,並沒有融合成一體,可能陳思安的融合因子一退出來,這兩種因子就會崩潰。
陳思安這會兒要想的是,怎麼讓兩種因子快點熟悉起來,或者說是活過來,形成流動的融合因子。
她先是以自己的融合因子為頭,引導著其他的因子跟著流轉,但可能是流轉的方向不對,才動了一會兒,陳思安就隱約感覺這團剛貼合在一起的融合因子要崩潰了。
於是她趕緊停了下來,開始嘗試反方向,很快也出現了即將崩潰的感覺。
李承業看到陳思安的眉頭越皺越緊,應該是遇到了十分棘手的難題。
這個狀態持續了好一段時間,天色都開始暗了。
見陳思安還沉浸在研究中,李承業也不敢動。
終於在夜色徹底暗下來的時候,他看到陳思安的眉頭舒展開了。
陳思安在經歷了好幾次差點讓這團融合因子崩潰的嘗試後,終於找到了正確的方法。
將其中的融合因子分成兩股,然後對向流轉,由她的融合因子牽引著流轉了幾個輪迴後,流轉的越來越順利了。
她開始嘗試著將自己的融合因子慢慢脫離出來,轉一圈少一點,再轉一圈又脫離了一點。
直到自己的融合因子完全成了『旁觀者』,而匯聚在球蒜內部的融合因子依然在正常流轉,保證種子活性,也就意味著無論屬性是否是自己期望的,至少這個方法是成功了。
感知到陳思安有了其它動作,李承業坐了起來,看她睜開了一直緊閉的眼睛。
眉目舒展,眼帶笑意,看來結果是不錯的。
「恭喜安安又成功研究出一款種子!」
聽到李承業的話,陳思安臉上笑得更開心了,拿出手中的那顆種子給李承業看。
「方法成功了,就是不知道出來的是不是我想的效果,我去把它種下試試。」
說著興沖沖跑去找種植盆,準備現在就種下。
種下之前陳思安還用系統掃描了一下,可惜出來的是球蒜的普遍信息,唯一不同的詞條信息就是種子名字後面跟了個變異版。
所以具體的效果還是得等到種子種出來了才知道。
陳思安按照剛剛系統掃描出來的種植方法,在下面鋪一層泥土,然後在上面鋪一層比較鬆散的沙土,再澆水,放在相對陰暗一些的角落裡。
球蒜生長周期不算長,環境適宜應該能很快長出來。
而另一邊的李承業在陳思安睜開眼後就去準備吃食了,他並沒有特意去做新的大菜,而是拿出地下室之前做的菜,然後現做了兩個涼菜,調了杯喝的。
之前芳姨送給他們的果子都已經吃完了,現在吃的是自家買的和上次在異空間內摘取的果子。
用了新曬制的升級後的干查星葉,泡出來的水入口的時候沒有了清涼感,帶著點微苦,但是細品又感覺自帶一股特殊的回甘。
再加上一些其他果子混合著一起喝的話,很爽口,最近他們兩人都還挺愛喝的。
吃過飯,晚上的時間,陳思安沒再繼續做研究,一下午的研究過程雖然順利,但是還是有些耗費精神力的。
這會兒的狀態不適合進行新的研究,但是比較適合記筆記。
將整個研究實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列出來,以及自己探索出來的可用方法也都寫出來。
[7.7研究筆記:
方向:不同屬性因子的融合,探索是否可以定向提取某種特性的因子進行融合……
困難:很難確定植株內不同因子的屬性(待學習),融合過程需要較強的精神力做支撐,時間長……
收穫:不同屬性因子融合成功,無法確定因子特性,定向提取失敗……
總結;成功了一半,還需要繼續學習,解決遇到的問題,同時檢測研究出的種子後續生長情況……]
陳思安的總結筆記寫了密密麻麻的兩頁紙。
李承業做的菜也慢慢擺滿了整個桌面,然後被依次封存放到地下室內專門隔出來放成品菜的區域。
這裡擺了幾個貨架,原本已經慢慢變空的貨架,陸續被新的菜品填滿。
忙碌的時候既沒有時間,也沒有什麼精力來做菜,就靠著這些菜了。
一人在燈光下奮筆疾書,一人在廚房內忙忙碌碌。
等陳思安寫完了自己加長版的研究筆記後,又到了半夜了。
外面沒有再下雨,如果明天天氣好,就要繼續去田裡勞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