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半夜敏王就發熱了。
府醫凌晨匆匆趕來給敏王診脈,寒熱交感,鬱結於內,酒把寒熱帶入了五臟。
敏王妃哪裡聽這麼多廢話,就讓大夫趕緊開藥熬藥,給敏王喝下。
待天亮,宮裡也都知道了,豐慶帝還派了太醫過去。
太子沒想到豬沖敏王車架的效果這麼好,簡直高興,又有屬官上前說了幾句話,太子凝神細聽。
淑妃設計太子妃暗害江皇后,雖然最後推到了一個宮妃身上,但能瞞住誰?
不過是豐慶帝不預鬧大,所以大家只能都偃旗息鼓,為了對付淑妃,謝嶸也把這件事透露給了太子。
這件事上,太子和謝嶸的立場是一致的,都恨淑妃入骨。
於是這邊淑妃剛知道兒子病了,沒一會兒就聽到有宮人嚼舌,說的就是福寧公主的藥有多厲害,到時候敏王用了就好了。
淑妃本就是個多心的,加上她知道自己做過些什麼,於是更加疑心生暗鬼。
這藥是福寧的方子,誰知道福寧會做什麼手腳,或是太子藉機在這藥里做什麼手腳?
昨天兒子過來就是說太子識破了她的計劃呢。
不行,不能讓兒子被算計!
於是淑妃派了心腹嬤嬤去敏王府,只盯一件事,不許用謝嶸的藥。
敏王的熱度反反覆覆,已經有人提議用青黴素了,但是淑妃派來的嬤嬤堅決不許用,「難道不用這藥你們就不會開方子了?」
「要是用了這藥,王爺不見好,你們拿命賠?」
這誰敢保證?
太醫們只能想別的辦法。
敏王年輕,體抗力還算強,於是忽好忽壞,其他到還好,只敏王手掌上的擦傷感染不及時治療才是最致命的,但是淑妃偏又不許用青黴素。
豐慶帝也沒有親自去見敏王,天氣寒冷,他不大願意出門。
最終敏王還是沒挺過去,敏王沒了的消息傳進宮,淑妃慘叫一聲我的兒,一頭栽倒。
豐慶帝得知後也落了幾滴眼淚,到底是自己的兒子啊。
太子得知後第一個感覺是喜悅,死對頭終於死了!接著是一陣空茫,想起幼時和敏王讀書玩耍的畫面。
敏王年歲和太子相仿,兄弟倆幾乎是一起啟蒙上學的,只後來太子尊貴,另外跟隨太傅等人學習,敏王就去帶弟弟們,兩人也漸行漸遠。
太子把自己關在書房。
淑妃醒來後掙扎著要去見豐慶帝,旁人以為她要去懇求豐慶帝給兒子死後哀榮。
豐慶帝也見了淑妃,沒想到淑妃第一句話就是,「陛下,請陛下給琰兒做主啊!琰兒是被太子和福寧害死的!」
豐慶帝頓時冷了臉,呵斥淑妃閉嘴,看在敏王的面子上不追究她的瘋言瘋語。
淑妃沒了兒子,一切指望都沒了,此刻是拉下一個是一個,於是一口咬定敏王之死就是太子和福寧所為。
豐慶帝自然要問她有什麼證據。
淑妃慘笑,「還能是為什麼,就為了我曾經對江皇后出過手,福寧豈會饒了我!我給太子安排過一個美人,太子記恨,於是就和福寧聯手害死了我兒!不過這一切都是我做的,和琰兒沒關係,他們為什麼不衝著我來!卻害了我的琰兒!」
豐慶帝把淑妃關了起來,派人調查這件事。
謝嶸被召進宮的時候莫名其妙,待豐慶帝問她可知道淑妃害過江皇后,謝嶸沉默了一會兒,「兒臣知道,兒臣手裡還有一個證人,但是此外別無證據,所以無法指證淑妃。」
豐慶帝閉閉眼又睜開,「那你可曾對敏王下手?」
謝嶸很平靜,「父皇,兒臣從未對任何兄弟姐妹們下過手,兒臣一向就事論事,淑妃害母后,是淑妃做的,和二哥無關,只是淑妃娘娘害慣了人,就覺得人人如她這般。二哥病重,有人提議給他用我的藥,是淑妃娘娘百般阻止,不許太醫用藥,二哥因此才丟了性命。」
「我可以用性命擔保讓太醫給父皇用藥,但我不會去用性命擔保給二哥用藥,在我心裡父皇重於任何兄弟姐妹!兒臣不提這個事,也是不希望父皇傷心難受,反正母后又沒事,只淑妃娘娘不願承認是自己愚蠢害死了二哥,於是就想拉人下水,拉一個是一個,我可以對天發誓,若我對二哥動過手,天打……」
豐慶帝一口打斷謝嶸發誓,「住嘴,少說這種沒輕重的話!哎,敏王故去……朕這心裡,也難受……」
謝嶸道,「父皇千萬保重自己,兒臣最大的靠山可是您吶。」
豐慶帝瞪了女兒一眼,留她用飯。
最後查下來,福寧公主確實沒有動過任何手腳,但太子就不是了。
雖然敏王的死和太子沒有直接關係,間接還是有的,最起碼敏王生病的起因就是太子派人,哦,不是,是一群豬衝撞了敏王的車架。=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