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量劫的到來被推遲。
於是為凡人開闢的「新道路」很晚才出現。
再回顧量劫的說辭、巨闕派近乎瘋狂的所作所為,以及各派袖手旁觀的態度,也就都有了解釋——
由葛明生傳來的紙條可知,巨闕派曾有任宗主篡位奪權,所以對於「量劫」的理解不夠完整。
只知道因果冗雜、天道不堪重負時,會降下天災人禍,以很多人殞命為代價、來減少變數進行清理。
卻忽略了,天道所為、是眾生所盼。
也不知道量劫的到來,可以只是災難,同時也可以伴隨著天地秩序的重構、運行規則的顛覆。
所以,巨闕派一直以來都沒有「敬畏」。
他們不害怕凡人的聲音。
為自身的力量洋洋自得,繼而橫行無忌、濫殺無辜。
從不對門下弟子的行為進行約束,對欺壓凡人的行為熟視無睹,若不是為了維護名門正派的體面,恐怕會更加殘暴。
當宗主、長老們開始意識到量劫的真正意義時,已經太晚了。
巨闕派轄地內的凡人,已經充滿了憤怒與不甘。
於是,屠城開始。
他們要趕在有利於凡人的「新道路」出現前,將有生力量清除,期待著能先一步清除冗雜,在量劫之中平安渡過。
而其餘三宗,開始時根本沒意識到巨闕派、對於量劫的理解傳承不全。
當各宗的宗主意識到這件事時,兩個選擇擺在了面前——
一、分出門派內的力量,去化解巨闕派轄地內的積怨與憤怒,維持原狀,四宗依然是四宗。
二、作壁上觀,等待矛盾加深,等待天道為凡人開闢新的道路,毀去巨闕派。
前者也許更符合修士的利益,但後者更符合人的利益。
這是種仁慈,也是種殘忍。
這不是溫和的良藥,而是伴隨著無數血與淚的顛覆,卻能夠真正威懾殘暴不仁的修士,讓凡人掌握力量。
黎城中。
有人壯起膽子,撿起了掉落在地的法器,他看到了被緣熾鳥扔下來的、奄奄一息的修士。
咽了下口水。
手臂發抖,眼神中充滿憎恨,一步步挪到巨闕派修士身邊,舉起了靈劍,傾瀉著憤怒與懼怕,胡亂揮砍。
他在為自己復仇。
城管府。
蘇霄策馬而至,以公務名義遣人將李諺喚出宴席,她上氣不接下氣,將明燭託付的崔蘅一事盡數托出。
李諺咬了咬牙,看向宴廳,眼神中閃過猶豫和掙扎,最後低聲說道:
「走!去救人!
「我布局十數年,難不成還對付不了幾個修士!」
陸尤期幾人好酒好肉下肚,久等不見人影,不知李諺去做了什麼。
又過半刻鐘,陸尤期突然有些心中不安,他問向身邊的人:
「去抓寫書的那幾個人,還沒過來回話?」
得到否定的答案後,他沉凝片刻,突然站起了身,目光驚疑不定,說道:
「不對!那李諺怕不是要去救人了,你們幾個都別吃了,隨我速去唱曉鎮!
「好你個李諺,居然想對我的人出手!」
唱曉鎮的郊外。
僅剩一個殘存著氣息的大漢,他的眼神里,充滿著恐懼,看向暴雨之中、持劍站立的明燭,目露驚恐,大漢已經沒了逃跑的能力。
明燭卻沒有殺他。
而是轉過身,扶起了氣息衰弱的崔蘅。
將手中的靈劍,塞到了崔蘅因被打折手腕、而無力垂下的手中,按住她的手指,讓崔蘅抓緊了劍柄。
喚回了她的意識,明燭沉聲道:
「殺了他,為自己復仇。」
是的,復仇。
當仙人殘暴無道時,若能以凡人之身、殺死修士復仇,就可以奪走對方的修為。
明燭將那個大漢拽了過來,崔蘅的手握緊了劍,明燭則握住了她無力垂落的手,狠狠將劍刃捅進了修士的心臟。
————
河水旁。
祝無邀靜默很久,抬頭與沈安之對「望」,說道:
「所以,你不是來殺她的,而是來殺我的。」
「祝師妹,你未曾做錯什麼,但身為異世來客,你的存在,便是一種錯誤,何況……還有那天道一角需要交還。」
祝無邀低頭笑了笑。
需要天命之外的變數存在時,自己是一顆出其不意的妙棋;失去利用價值時,她的存在,便成了一種過錯。
「沈師兄,殺一人而利萬人,可為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