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說完呢……」
話一出口,那位修士覺著自己被小瞧了,當即站在羅不道攤位前不走了,一看她這架勢,羅不道也來了勁、當即要和這位修士分辯個清楚。
兩人正在吵嚷,話里話外提到了無言道長,這可倒好,還真有位「無言道長」出現了。
眾所周知,在南方,無言道長遍地都是。
一開始,倒有幾分真心的善意。
可到了後來,卻漸漸變了風向,成為沽名釣譽的手段,誰都想沾一沾無言道長的光。
再加上,無言道長本就無相。
誰站出來、都能說自己是無言道長,繼而被眾人高看一眼。
這下可好了,那自稱為「無言道長」的大漢聽到爭論,當即掄起劍來,說那位修士居然敗壞他名聲、他無言道長今日便要整肅風氣。
一看這事兒,羅不道也愣了。
又開始幫那位剛剛爭吵的修士分辯。
三人一吵起來,聲勢浩大,偏偏巨闕派修士正好經過。
那巨闕派修士,一個個苦大仇深、跟有人騙了他們錢似的,臉色陰沉的可怕,根本不分辨誰跟誰一夥的,聽見「無言道長」,上來就要將三人一併砍了。
而且是奔著殺人奪命來的。
這不,羅不道、修士、冒牌無言道長只能合力逃命,好生悽慘。
祝無邀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道:
「這樣也好。
「若是私下裡為行善事、不欲揚名,故而以無言道長為號,自然不會惹上禍事。
「若有人沽名釣譽,利用眾人對無言道長的敬重、來為自身牟利,便會被巨闕派針對。
「也算得上一種鉗制了。」
還真當無言道長這名字,誰都能用?
若有人能抵得住「無言道長」之名所系因果,被世人認同,這名號便是贈出去了又何妨。
祝無邀沒有細想,用劍鞘拍了拍羅不道,說道:
「起來,找家客棧幫你療傷,今夜去拍賣行,給你買個能擋妖氣的法器去。」
第443章 無意尋寶山
羅不道身上的傷好說,一門心思想著逃跑、沒有真刀實槍和人打起來,不至於經脈受損。
祝無邀倒是有些恨鐵不成鋼。
想她無言道長,從北砍到南、手刃過多少為非作歹的修士,結果自家的騾子,卻成了被欺負的那個,絲毫沒有學到自己的威風勁兒。
這些話她沒有說出口。
一來是因為羅不道有了人形,自己那點兒對所有物的護短、不該宣之於口;
二來是因為,當時那種情況,羅不道技不如人、選擇逃跑是正確的。
偶爾看著人形的羅不道,祝無邀心中也會遺憾,她還是更喜歡騾子,動物這種東西、更能讓人安心。
好好的騾子,怎麼就成人了呢?
好在羅不道沒完全學會「人」的做派,偶爾天真到愚蠢,若非如此,即使有當年那段緣,祝無邀也不會輕易將其劃分成自己人。
「你的功法怎麼回事兒?」
聽到祝無邀的詢問,羅不道說道:
「我師傅曾經說過,要觀世間萬象、但不入紅塵,要混沌守意,還有什麼、不能與故事中的人物共情,要持中、要沒有偏好,既要當說書人、那便不能當故事中的人。
「亂七八糟說了一通,不過大概也就是這個意思!」
祝無邀若有所思點了點頭。
很明顯,羅不道還沒辦法做到這些,這也就當了幾年的人,按入世深淺來算,就是個孩子,妄談出世、也太難為騾子了。
「我最近新寫了個話本兒,你若閒著無聊,明日我將你引薦給墨痕書坊少東家,你去說一說書里的故事。」
正好找個班兒上。
有好東西的拍賣行不在明面上,在等待和羅不道會面的這些天裡,祝無邀已經將東極城暗地的買賣摸了個七七八八。
她換了一副容貌。
和羅不道去了拍賣行。
手頭靈石充裕,人也足夠闊氣,但為了避免賊人惦記,拍下的東西也就兩樣。
一個是給羅不道遮掩氣息的佩玉,算是這類物品里較為上等的了,不僅可以遮掩妖氣,連帶著修為境界,也能夠一併掩去。
另外一樣東西,則是佛宗之物。
對旁人而言近乎於雞肋。
誰殺了人、還會想著消弭亡者怨氣?
可對於祝無邀而言,卻正好能夠了結平河鼎一事。
連夜去了深山之中,祝無邀靈識散出、覆蓋了整座山,這裡離東極城有段距離,經過靈力勘察,此地並無洞穴、陣法、修士。
平河鼎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