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頭茶館一遍遍重複。
要成全恩師的俠名。
好在這故事就發生在桐州周圍,前段時日四宗浩浩蕩蕩、聲勢極大,去清剿了邪宗,桐州之人本就對此事好奇。
因此,羅不道每次來說書,總是座無虛席。
「青雲門那位劍修長老,自有一番凜凜之象,劍氣縱橫間斬去無數邪修,卻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偏偏「遺漏」了桐州妖道與他弟子敘舊的角落……
「摘星樓那位親傳弟子,身後是萬重劫雲、雷聲悶響,她引而待發,手持一桿長戟而立,神情肅然,望著那被血蝕咒所控的桐州妖道、念起此人過往的義舉,目露悲憫……」
祝無邀輕嘆一聲,茶杯落於桌上。
羅不道未必不知四宗的高傲,又哪裡會顧及什麼桐州妖道、憐惜師徒之情。
可見,為了能給恩師揚名,羅不道費心去琢磨了。
若真只顧情緒,寫了「四宗無情」,這則故事到底能不能講出來,還是兩說。
羅不道通的那點兒「人情世故」,大抵是盡數用上了。
不僅講了桐州妖道的兩難與俠義,更是將四宗盡數贊了一遍,全部劃分到正面角色里。
絲毫不提當日四宗要將兩人一併滅去的高傲與無情。
正道如天道。
從來都只是為了穩定,而不是為了正義。
只不過很多時候,維護多數人利益的過程、看起來與「正義」相似而已。
說書人說得大義凜然,心中卻澄如明鏡,而祝無邀這個聽書人、聽得難免唏噓。
羅不道將那尾聲講完,引得滿堂喝彩。
正要下台,耳邊傳來了祝無邀的傳音——
「我要去東極城了,和我一起走吧。」
羅不道愣了一下,目光逡巡過茶館裡的客人,對上了角落裡那人的目光。
祝無邀如今依然是祝無及的模樣,她對羅不道點了下頭做出示意,然後叫來小二,開了個雅間。
不多時,羅不道找了過來。
「差點兒沒認出來你,不過你這次的模樣、與你本身有一分肖似啊!」
那是自然,怎麼著也有些血脈親緣的客觀事實在。
祝無邀開門見山道:
「東極城裡,我沒什麼認識的人,你在宗門外也能幫到我。」
另外一重原因,也是怕羅不道不小心死了。
這桐州為是非之地,而經此一遭,太白宗與巨闕派的目光,大抵都落到了桐州。
說不定會對桐州的散修、做出清理。
羅不道雖沒做過壞事,但到底是妖族,若不小心得罪了誰,很容易死掉。
一聽到自己的存在不可或缺,羅不道立刻來了勁,但又有些猶豫道:
「東極城離青雲門太近,乃是四主城之一,我一個妖族……」
祝無邀說道:
「再去一次上回處理贓物的地方,看看有沒有掩去妖氣的法器,若不行,再去拍賣行之類的地方尋一尋。
「靈石好說。」
靈石自是好說。
祝無邀又得了一批贓物,正需要找地兒處理了去。
聽到祝無邀排除萬難、也要將自己帶在身邊,羅不道更是覺著自己的存在不可或缺,連連點頭道:
「既然友人有難,我羅不道自是兩肋插刀,莫說是東極城,便是刀山火海我也陪你走一遭!」
兩人達成共識。
出了茶館,祝無邀換成了上次去黑市的皮膚,與羅不道一起往據點兒走去。
雖說四宗之人齊聚桐州,但一動不如一靜,此時改換據點,說不定本來沒什麼事、反倒引起了注意。
一見到來者,那守門之人叫苦不迭。
這尊煞神怎麼又過來了……
按理說,如今的桐州正逢多事之秋,像無言道長這般的人物,不該早早出城避難嗎……
早知她來,她就不在這兒了,非得換個據點。
祝無邀絲毫沒有「自己不受歡迎」的覺悟。
只覺得這裡雖是黑市,卻價格公道、講理的很,是難得的本分生意人,被引進門後,她擺出了要出手的贓物。
好在「拜師禮」多是丹藥靈草。
黑市裡的人鬆了口氣,這可比那些制式法器好倒換。
又聽口風,像是要來花出一大筆靈石的樣子,硬生生將這尊大佛給看順眼了。
臨走時,還提醒了祝無邀一句:=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