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無邀微皺了下眉,總覺得有哪裡不妥。
羅不道附在耳邊低聲問道:
「你不是會算卦嗎?
「你給她算一卦!
「若是卦辭說平安無事,便讓這兩人自找去處,到時再碰頭;如果卦辭有什麼大凶之兆,咱們就將人帶在身邊。
「要是你怕將人帶進危險里,那我就再留幾天,等你師姐來了、我再去找你!」
第383章 殺人容易救人難
聽完了羅不道的建議,祝無邀傳音道:
「沒有這麼簡單。」
「若算出她們二人應有劫難,即便強行將人帶上,說不定劫難反倒自此而始。」
「若是沒什麼劫難,即便帶在身旁出入刀山火海,說不準也能逢凶化吉。」
羅不道愣了下,低聲罵道:
「那你這卦修什麼用都沒有啊!」
話也不能這麼講。
若是願意順天而為,卦修能活得不錯。
如果知道了她命短,願意及時止損、減少投入,便不會有損失;知道她未來青雲直上,那便多多施恩、多多結緣,便能夠一本萬利。
這才是多數卦修的行事方式。
修道至今,許多從前不理解的、嗤之以鼻的事情,也漸漸有了解釋。
像是曾經聽過的傳聞——
有一老道窺見了大災將至,於是走在街上、行止瘋癲,不斷向路人討要「筷子、桃子」,合起來的諧音便是「快逃」。
可世人只當他是個瘋子。
老道因泄露天機,坐化而亡,災難如約而至。
當初聽到這個不知真假的故事時,祝無邀便覺著有些不能理解,既然要警醒世人、為何不將話說明白?
即便到了修仙界,祝無邀剛開始時,也不懂為何要「慎入旁人因果」,不知為何卦修往往袖手旁觀、而不發揮主觀能動性。
天行有常。
或許強行化去一場災難,反而會釀就更大的災難。
這很像《封神演義》中,「量劫」的說法——
當天道因果不斷延伸分支,最終亂如團麻,糾纏冗雜,即便是天道也無法理清、算清。
便會有「量劫」的到來。
以一場大災,將天地生靈格式化,使運轉的負載減輕,防止系統崩潰、歸於正常運行。
因此,同樣是改命。
殺人容易救人難。
救人的過程中,往往會橫生出許多因果,或許需要調動許多個體的參與,加重因果糾纏的負擔,對天道而言、與電腦病毒無異,需要修正。
而殺人,則是在清理內存。
祝無邀是一個例外。
她是外來者,天道能夠察覺到被她改變的事情、並進行修復,但多數情況下,都無法追溯到她的存在、針對性進行抹殺。
除非她太能蹦躂、太過顯眼。
有了紫氣之後,祝無邀對天道運行的本質,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但她不會說出去。
因為她希望後來者、依然願意嘗試「忤逆天道」,去找到新的解法。
或許,這就是方掌門明明知道很多、卻從不教給弟子的原因——
既然早晚都會知道,那不如明白的晚一些,在未知時向四處撞去、看看有沒有旁的路。
也難怪摘星樓中,「師徒文化」不怎麼盛行。
這玩意兒一旦傳業授道,路就走窄了。
祝無邀看向等她回應的葛明生。
略一沉吟道:
「遞樣東西給我。」
葛明生雖有些不解,但還是取下了束髮的發繩,遞到了祝無邀手中。
窺天術運轉。
「父母雙亡,巨闕派弟子。」
這個念頭剎那間消失不見,散如雲煙,像從未出現過一樣,祝無邀神識中只剩一片空白。
再仔細去感應,什麼結果都沒有。
祝無邀愣了一下。
卦術失靈?
不對。
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這似乎是改命成功!
在這件事中,自己頂多算個好心路人,真正抓住機會、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應該是葛明生自己。
類似的例子祝無邀曾經見過,葉小舟便是依靠自身、強行改去天命。
雖不知這背後的原理是什麼,但祝無邀這回是真得見獵心喜了。
真是個當卦修的好苗子!
既然命數已改,葛明生與巨闕派之間的緣份已斷,最好先遠離風波、消停一陣子。
這樣的話,或許不跟在自己身邊,才是最好的選擇。
想到這裡,祝無邀傳音道——
「你與巨闕派有一段緣,但似乎因果已改,前事不定,我身邊風波太多,你暫且到其它地方避一避,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