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2 / 2)

整首歸鄉謠,似乎在告訴她——

至今為止,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錯的……

為什麼?

難道這首歸鄉謠才是謊言?

自己的動作太大,被眾生相察覺,藉此來動搖她的意志?

還是這首歸鄉謠,真的暗藏玄機?

是誰,是戚所違嗎。

還是暗中窺伺的銀狐。

杯中澄澈的酒水盪開漣漪,有飛花落下,似乎石子投入湖中,帶來了變動,有光影浮動,恍惚間如同銀波。

似是飛度湖的湖水,正蠢蠢欲動的想要掀起波濤。

祝無邀不知道的是,當她踏入王家時——

比翼城中,來了一個瘋姑娘、和一個游商。

她此時盯著杯中銀色的漣漪,目光微凝。

然後猛地將杯中的酒潑灑出去。

「祝姑娘、祝姑娘……」

耳邊王瀲的聲音喚回了她的思緒,祝無邀似是心有餘悸。

她勉強笑笑,說道:

「無事,杯中落了片花。」

聽了這歸鄉謠後,祝無邀心中有些不安,即便一再告訴自己,這可能是飛度湖或銀狐用來動搖她心境的把戲,但她卻忍不住地去在意。

稍微定下心。

看到眼前王姑娘遞來了新的一杯酒,祝無邀若無其事地接過。

同時,運轉起窺天術。

她為其算了一卦。

「死於十三年後一場春,大夢初醒。」

眾生相里,根本不可能有十三年後的春。

它三五年一場輪迴。

不……也許是累加起來。

亦或是本該在十三年後身死,卻同樣陷入了輪迴,因此卦象不會應。

身在宴席之中,祝無邀如今的一舉一動都會引人注目。

她抿了一口杯中的酒,若無其事地問道:

「此曲絕妙,不知這歸鄉謠,是何人譜寫?」

王瀲看到祝姑娘神色恢復如常,鬆了一口氣。

她還以為自己做錯了什麼、惹得祝姑娘不悅了。

「好像是比翼城裡、很久前流傳下來的曲樂,但究竟是何人所寫,倒是不得而知了。」

意料之中的回答。

反正,莫名其妙出現的東西,推給「不知何時流傳下來的」就對了。

祝無邀點了點頭,沒再追問。

鼓聲已停,兩側的樂器有條不紊地撤下。

宴中賓客賞過曲樂,如今正詩興大發。

有人道:

「王姑娘,可有筆墨?這歸鄉謠雖流傳許久,卻很少能夠聽到,今日一聞果然不同凡響。

「既然諸位謙讓,我是個不怕丟臉的,先來拋磚引玉!」

然後看向祝無邀,一拱手繼續說道:

「還望祝姑娘莫嫌粗鄙,指點一二。」

此話落下,眾人瞬間來了興致。

尋常文人宴席,作詩不過尋常事,並沒有什麼稀奇之處,但今天不一樣。

祝大家在這裡啊!

若能得到指點,說不定自己作詩的功力能突飛猛進。

而且,祝姑娘若來了興致,說不定也會賦詩一首。

到時珠玉在前,還有誰敢再搬弄自己那點兒淺薄的文學。

因此,若要作詩,當然得趕在這之前。

王瀲笑了笑,說道:

「諸位莫急,雅宴本該有詩,筆墨自然是早已備好的,只是——

「祝姑娘只有一人,若挨個指點一遍,豈非我等不敬?不若一炷香為限,到時我將諸位的詩作集合成冊,由祝姑娘翻閱。

「選擇其中幾位朋友的詩作、稍作點評。

「祝姑娘,這樣可好?」

文人宴席,自有不言自明的規矩。

比如祝無邀這樣名聲頗隆的文學大家,若是參宴,總會象徵性指點一二、點撥幾位文人。

既能彰顯自身學識氣度,又能與眾文人同樂。

若願意給東道主面子,興致來了,也許還會留下墨寶、亦或為宴席詩冊作序。

王瀲雖然也期待祝大家的詩作,卻不好意思主動開口。

甚至擔憂祝姑娘長期在外遊歷、不知曉文人宴上的門道,真就礙於情面逐一點評,主動開口提了集合成冊,擇其中幾個點評。

祝無邀確實對雅宴規矩不太了解。

但能聽出來,王瀲為她減輕了負擔。

對上眾人期待的目光,她笑著點了點頭。

不就是指點寫詩嗎,即便我不會,我背後大種地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底蘊,也足夠應付的來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快穿:大佬成了毒閨蜜粉碎機 快穿之惡婆婆她一心向善 快穿之攻略那個女人 快穿之壞女孩洗白系統 娇软美人又在副本挨欺负 A奴(abo重口调教控制) 每天被日出汁(双肉合集) 快穿之引诱直男 (快穿)菟丝花生存计 《病美人只想安静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