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準哪句話看似無害,卻會為華影停帶來困擾。
何況,兩人剛剛似在爭執。
第154章 學醫救不了世人
照花娘並沒有介意祝無邀的態度,她低頭一笑,幾縷髮絲垂下,神情中似乎帶著愁緒。
祝無邀左右看了下,沒見到有旁人往這邊瞧。
估計是照花娘不想引人注意,現在只有自己能看見真容,以便交談中不被打擾。
「她這孩子,從小便有主見。」
對於這點,祝無邀倒是挺認同的。
只聽照花娘語氣里略帶些無奈,繼續說道:
「我們月影閣多少代的傳承,皆是損道利己,唯獨出了她這樣一個異類。
「長大之後,偏要去學佛,說那群禿驢普度眾生、能救下許多人,是為大善。」
照花娘說這些時,眼底的諷色不加掩飾。
祝無邀知道月影閣的道法以幻術為主,倒也談不上損道利己、有傷風化,只是世人想要標榜清白,那就免不得要去抨擊些什麼。
月影閣捕風捉影之事很多,細究下來,好像沒一樁真正的惡行。
但與佛宗的對立,倒是合理。
這倆一聽就挺不對付。
照花娘繼續講道:
「我們月影閣不好強迫旁人,對外人尚且講究個你情我願,對自家人又何必苛求?」
隨著照花娘的講述,祝無邀捋清了華影停的過往。
她還真就隱去了出身,拜入佛宗,當了那苦行僧人。
說什麼要替世人受苦承難。
可荒唐的也就在這裡——華影停未曾見這世間的苦難少去分毫。
每當她自討苦吃時,世間的苦難便多了一分。
所謂的苦行,未曾真正介入旁人因果,不過橫生枝節。
它免不了世人的苦難,只會讓自己遭罪、培養吃苦耐勞的怨種精神罷了,根本不會分擔世人的憂患。
於是,華影停得出了結論——
「佛宗救不了世人」
她回到月影閣,照花娘頗為欣慰,以為她浪子回頭了。
結果華影停說道:我要去學醫!
對於醫道,華影停身為木靈根,可謂是天賦異稟,不過幾年時間,便小有所成。
她當時修為不高,開了家醫館,義診贈藥。
直到金銀盡數散去,華影停開始拿靈石換錢,於是,她身為修士的消息傳了出去。
藥材空乏,門外求診之人絡繹不絕。
華影停不知該怎麼解釋清楚,她只是個境界很低的修士,不能一道仙法、讓所有人痊癒。
於是假仁假義的帽子扣了下來。
她心性堅韌,並未因此動搖,甚至能夠理解那些人只是怕死、只是恐懼,所以迫不及待地抓住每一分生機。
只是自己給了希望,又無力拯救所有人,遭到了反噬而已。
華影停收拾好行禮,打算換一個城鎮,開一家新的醫館。
她又冷又餓,偶遇了曾經施藥之人。
講到了這裡時,照花娘停了下來,祝無邀忍不住問道:
「然後呢?」
「不如你來猜一猜?」
祝無邀是寫話本的,按照一般的套路來說,那被贈藥之人、應該做了什麼讓華影停心寒之事。
然後華影停就黑化了。
可現在看來,她很好,雖然偶爾譏諷世事,但大部分時間裡,都積極而又樂觀。
這番推測說出來,照花娘頗為贊同地輕輕頷首,說道:
「當她回到月影閣,講到這裡時,我也覺著她會遇到什麼傷心事。」
其實不然。
那戶人家認出來了她,熱心邀請華影停進門做客。
華影停看著桌子上的雞鴨魚肉,又見屋內擺設,雖說不上大富之家,但也絕不會為生計發愁。
她想到了這戶人家乞藥之時的可憐,回憶起了那些真正衣衫襤褸、面黃肌瘦需要幫助的人,看到了桌上的飯菜,聽著耳邊的感激……
華影停難得沉默。
這家人該被判定為惡嗎,假裝可憐,相當於為了占便宜、搶占了那些真正貧困之人的機會。
然而那份醫藥,若是正常價格來買,對這戶人家,亦是沉重的負擔,而且……自己醫術精湛,卻總是優先照顧貧困之人。
現今自己陷於困境,被諷假仁假義,這戶人家卻不聽流言,願還一飯以送行。=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