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星眼眸一抬,「而這,才是改變後來一切的導火索,對嗎?」
第19章 希望託兒園(完)
因為有了可以訴說並且願意聽她訴說的人,園長壓抑在心底多年的情緒得到了發.泄。
當她直面過去那段痛苦的回憶,她從最開始的憤怒、不甘、痛恨,到最後漸漸平息下來。
「如你所說,」園長抬起頭,她眼睛泛紅,用慈祥的目光看著兩邊乖巧地站著的孩子,「我是想為他們做點什麼的,他們都跟我一樣可憐……」
園長慢慢地呼出一口氣,就像要把所有的不滿和負擔卸下來,她用親昵的語氣,嘮家常似的說道,「其實最開始,託兒園還沒有這麼糟糕。」
她回憶起最開始的時候,這裡還是一片祥和,雖然被送來的孩子會哭鬧幾天,但是適應這裡之後,他們大都喜歡上了這裡的氛圍。
在這裡,他們可以肆意玩樂,也可以廣交朋友,託兒園的工作人員極其負責耐心,會努力幫助不適應的孩子們。
他們的家長也並非是不負責任,將孩子拋棄在這裡就不聞不問的爛人,而是的確因為工作繁忙,上有老下有小,需要賺錢顧家,所以不得已才將孩子放在這裡託管。
他們會隔三差五來看自己的孩子,給自己孩子送好吃的、好玩的,有時候來晚了,孩子們已經睡下,他們不忍打擾,便在門口張望片刻才離開。
等到空閒休息的時候,他們就會來接孩子回去,一家人快快樂樂地吃頓好的,逛逛好玩的地方。
只是那時她活在暴力、壓抑、被拋棄的陰影里,性子又孤僻,不愛說話,孩子們不太願意與她親近,所以她以為與她同齡的都是被拋棄的,那些前來接送他們的家長不過是在人前裝裝樣子。
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她所謂的裝裝樣子逐漸變成了事實。
她在託兒園待了一年又一年,從懵懂的孩童長成少女模樣,糟糕的經歷讓她比同齡人更早明白生活中的人情世故。
所以當越來越少的家長出現在託兒園的門口,託兒園裡變得越來越沒有歡笑和生機,她知道,將來會有越來越多像她一樣被拋棄的人。
等到她成為園長,託兒園約定俗成的規矩已經根深蒂固,加之她剛接手託兒園的事務,短時間內想要改變現狀是不可能的,所以她沉寂下來,帶著託兒園一步一步往自己想像的方向發展。
又過了幾年,她熟悉了各項工作,在託兒園站穩了腳跟,託兒園也招收了新的工作人員,她就開始慢慢地建立新的招生要求和規章制度。
其中,招生要求中提到,放在託兒園中的孩子,每個星期其父母必須前來看望孩子2次及以上,每個月必須帶孩子回家3次及以上,否則對該孩子不予接收。
「我以為,只要立下規矩,無論孩子們的家長有多忙,多顧不上孩子,為了兩全,他們總會抽點時間來看看孩子。」
「可是我一開始就錯了,無論我怎麼努力,託兒園是否存在,罪惡都會發生,而我這些所謂的新規章制度,竟是成了他們犯罪的遮羞布。」
說到這裡,園長的情緒突然又激動起來,她氣得渾身顫抖,咬牙切齒恨不得要將人撕碎一般,可終究她沒有辦法去阻止已經發生的一切,於是她又深深地嘆了口氣。
「再後來,就是十年前,我得知託兒園不僅在前園長在任的那段時間裡進行販.賣孩子的犯罪行為,就連在我成為園長的這幾十年裡,新來的工作人員竟然也背著我干此勾當!」
「哎,我老了,我就把所有的證據移交給了相關部門,託兒園也從此變成了廢棄的園子。」
林星問道,「看來他們的確做得夠隱秘,在這期間,你沒有發覺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園長無奈地搖搖頭,「他們的家長聯合外人做的,我只當孩子是被接回家了,後面他們沒有再來這裡,我反而高興,以為他們一家人終於團圓了,誰曾想……」
林星說,「原來如此,可是我看託兒園現在最小的孩子才五歲,是園長後來於心不忍收留的?」
「是啊,」園長說,「他們都是被丟棄在門口的孩子,有些來這裡的時候臍帶還沒剪下呢,我若不收留,他們怕是活不過那個夜晚。」
園長目光柔波似水,看向孩子時眼裡總是含著淚水和悲愴的情緒。
「他們拋棄孩子,我只當他們是窮,沒能力養,可是讓我更痛恨的是,就在一個月前,部門要求拆除託兒園,那些自私自利的爛人倒是紛紛冒出來認領孩子了,我恨不得將他們撕碎,怎麼可能把孩子給他們?」
「他們將孩子肆意拋棄,給了他們生命卻不對他們負責,甚至任意打罵,他們都是一個德行,所以我就把他們都殺了,他們怎麼對待孩子,我就百倍千倍地還給他們。」
「我看著他們用哀求的眼神看著我,他們苦苦哀求我,求我放過他們,他們說是真心愛孩子,呵呵,謊話連篇,他們實在該死。」
陸驚洵默默往旁邊退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