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宴落下帷幕,可好吃食鋪的輝煌才剛剛開啟。
秋日細雨飄飄灑灑,不大卻密,連綿不斷好似沒個盡頭。
這樣的天氣里,街上人少得很。各家店鋪、酒肆、商販能歇的都歇了,沒歇的也是門可羅雀,小跑堂肩膀上搭著白巾子,趴在鋪面門口一下一下地打盹兒。
天氣越發冷了,眼看就要入冬了。
整條街面的蕭瑟越發襯托出好吃食鋪的熱鬧,縱是這樣的天氣里,門口也排了長隊。
梅映禾在房檐下搭起了大大的黑色遮雨棚,還擺了木桌椅,上頭放了免費自取的茶水並一些零食點心。
距離萬壽宴也已經過去一個月了,梅映禾的忙碌卻始終沒有停下。
要不怎麼說還得是名人效應呢,更何況是這大隸朝最有名氣的名人——皇帝陛下。
這帶來的一波流量簡直無可限量且如這秋末冬初的細雨一般,連綿不絕。
好吃食鋪為陛下辦了萬壽宴,還得到了豐厚的賞賜,坊間傳聞,光是店主人小娘子賞賜給店裡廚子、跑堂、大嬸兒們的銀子都足夠他們一整年的收入,更遑論這梅小娘子自己了,據說,是足以買下整條街面的厚賞。
此時,梅映禾正在店裡頭招呼食客們,雖還未到午食的時辰,可客人想吃咱就做。
聽聞這樣的傳言,梅映禾笑說:「若真是這樣,我還這樣辛苦勞作豈不是傻子,何不捲著銀子遊山玩水去,一輩子逍遙快活。」
卻有人不贊同這種說法,「小娘子一看就是心懷抱負之人,豈能是區區銀子能夠收買的。」
哦,這是在誇她有理想有情懷。
梅映禾很是受用,回贈道:「能說出這樣話的先生,才是真正的高人。」
輕鬆將話題略過,也把人家的誇讚送了回去,賓主盡歡,甚好,甚好。
至於這次萬壽宴梅映禾究竟賺了多少,這樣說吧,現在的梅映禾一心想要做更大的店鋪,想開酒樓,並且不是租賃而是自己購置鋪產,最好是三層帶院子後頭還有供店員居住的旺鋪,要的就是一步到位。
以梅映禾節儉的作風,這還是比較保守的配置,因為還想留著些銀子,哥哥該娶親了,她也不能總住在許府,雖說是義父可畢竟不是自己的產業,這大概是來自後世的執念吧,她想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將來也算是她跟哥哥嫂嫂的家。
想到哥哥嫂嫂,梅映禾抬頭看了一眼正坐在高櫃後頭算帳的小梅姐。
經過這幾個月的歷練,如今的小梅已經成為一名合格的帳房了。不但帳算得又快又好,還能恰到好處地為店裡省銀子,開支上每月已經固定了下來,這讓梅映禾輕鬆許多,再不用分心去管錢管帳目,只要專心提升技術開發菜品,將口碑做好,然後就是發發呆看看人,日子愜意得很。
外頭雨勢越發大了起來,天氣冷了,正是吃火鍋的好時節。大隸朝人喜歡吃火鍋,只是吃的比較單一,鍋底單一、涮菜單一,調料更單一。這梅映禾自然看不過去,沒有番茄鍋底,沒有菌子鍋底,沒有秘制醬料炒制而成的麻辣鮮香鍋底,沒有八十八種以上的調味料,沒有各種肉和肉丸、寬粉......這算什麼火鍋。
由此,好吃食鋪的火鍋不僅豐盛得獨樹一幟,而且意外地好吃。
這樣驟冷的天氣里,屋內熱氣氤氳,大家圍坐在一起聊天吃火鍋,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人愉快的呢。
鋪子裡又進來一撥人,都
是這一個月以來的「熟客」。
「王大人來了,裡邊坐。」小梅忙起身熱情地招呼,「李大人,陸大人,包房開好了,鍋子這就上。」
自從萬壽宴之後,普通老百姓也能吃到皇帝陛下過生日吃的菜餚,那是何等的有吸引力。是以,好吃食鋪這一個月幾乎日日都有來過生辰的客人。除此之外便是下了朝會的大人們,皇帝陛下都喜歡的食鋪自然也是大臣們的「最愛」。
現在儼然成了習慣,每日的這個時辰,趕上散朝會,都能在好吃食鋪看到一群穿著朝服擼起袖子吃飯的高官們。
「日日來吃,一點就是一桌子菜,還都是最貴的菜。」後廚里,阿十直納悶,「也不知道他們俸祿幾何,每月夠不夠花。」
阿十現在也開始攢銀子了,說起話來也有底氣了,竟操上了別人的心。
周大廚嗤了一聲,「他們啊,有的是銀子。」
阿十張著大嘴,「做官俸祿這麼高嗎,難怪人人都想做官。」
周大廚搖了搖頭沒再說什麼,只道:「好好干你的活,學好手藝將來靠著自己的雙手吃飯,那才叫理直氣壯。」
「就像東家阿姐一樣?」阿十問。
周大廚說:「對,就像東家一樣。」
「誇我吶,那得當面夸呀,哪有背著人夸的。」梅映禾打外頭走進來,擼起袖子開始幹活,「怎麼夸的,再說一邊叫我高興高興。」
周大廚:......
阿十端著菜盤子趕緊撤,東家阿姐什麼都好就是總纏著人誇她,他都說得沒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