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盧秀才, 你們要問私塾的事,儘管問他。」
婦人說完,便拎著菜籃子去了院門口, 把地方留給他們談話。
「盧秀才好。」
凌星和沈回起身微微躬身,盧秀才面上雖沒什麼表情, 甚至可以說是嚴肅,但禮節也一點沒少。
「二位請坐。」
盧家的小院子收拾的乾淨整潔,即便是夫子不在,屋裡也傳來陣陣讀書聲。
聽著聲音年歲都不是很大。
凌星心裡對這私塾比較滿意, 打算讓凌月讀一段時間, 他要是覺得可以就繼續。
要是覺得不行, 就去鎮上找。
有了成算後, 凌星和盧秀才講了一下凌月的情況。
聽說凌月三歲時就開蒙讀書,千字文已經完全會念,盧秀才摸著山羊鬍, 對凌月的第一印象很滿意。
「可以的話,明日把孩子帶來看看。」
凌星也是這樣想,約定好明天見面的時間,他和沈回離開小溪村。
「二郎,你要讀書科考的話,要找私塾念書嗎?」
盧秀才那邊念書的年紀普遍比較小,沈回去怕是不太合適。正想問問沈回明天要不要問問鎮上的私塾,就聽沈回道:「不必,家中未出事之前,先生曾和我說可以下場。」
只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那年的科考因動亂沒有舉行,他今後的十幾年,也沒有再想過科考。
「王雋送來的書我看過,很適合。明日去買些筆墨紙硯,我自學便可。」
只是考童生入門的話,沈回完全沒問題。
秀才以他現在的情況來看有些難,不過他也替自己找好了先生。
村子裡的人或許不清楚王雋的真實身份,但他前些年因為賣獵物去縣裡,偶遇到王雋夫夫二人與上一任縣令。
上了年紀的縣令大人對王雋行禮,他通過唇語辨認,對方喊他,「王大人。」
隨後就被王雋制止,說他如今已經不是官身,不能再這樣叫。
再多的東西,沈回沒有看。
大禹律所定,舉人可參與選官,無大功者,至多縣令。
而能讓一縣縣令尊稱上官,王雋此前少說也是進士。
沈回想要參加明年的科考,想要得到秀才功名。只有王雋最適合教他。
知道沈回自己心裡有數,凌星沒有再多說。
二人回家後各自忙活起來。
眼下天熱起來,沈歸的菜田一片生機盎然。
他見凌星回來,趕緊拉著人去菜田,謀劃著名要賣菜。
「大哥夫,我這菜定個什麼價比較好?」
沈歸侍弄菜田很用心,什麼時候澆水,什麼時候捉蟲,什麼時候弄糞水施肥,一次不落,盡心盡力。
土地也給了沈歸最好的回報,綠葉菜一個個綠油油水靈靈的,掛果的黃瓜和西紅柿長勢也極好。
就這品相,打眼看去和前世精品超市裡面精挑細選的菜蔬沒兩樣。
不過到底是手工捉蟲,也沒打農藥,多少還是有蟲眼。
但沈歸一家四口捉蟲捉的勤快,蟲眼有也不多。
「你把品相好的菜蔬挑出來,往大一點的飯館和酒樓賣看看,價格可以高一兩文。次一點的擺攤時候分門別類,理順了堆放整齊,按著市場的定價賣就成。」
沈歸把凌星的話複述一遍,樂呵呵的點頭。
隨後就蹲在地上,就近拽著蘿蔔纓子,「這春蘿蔔長得好,小五拔了一個和小春他們分著吃,都說水靈吃著甜。中午正好拔兩個出來切絲,加鹽拌拌全當是個菜。」
凌星想到要做湯包買了不少的調料,「我來做,弄個不一樣的吃吃。」
聽說有好吃的,沈歸又樂了。他就喜歡大哥夫時不時搗鼓出來的吃食,那味道都不差。
拔了兩根蘿蔔去灶屋,清洗乾淨後切小片。正如沈歸所說,這蘿蔔長得好,水靈靈的。
家裡還有些白糖,凌星打算弄酸甜口的醃蘿蔔片。
切好後的蘿蔔加鹽進去放置兩刻鐘,殺一殺水分。
時間到了再攥干水分,加鹽,糖,醬油,醋進去醃製。
攪拌好蓋上蓋子靜置,開始煮糙米飯。
沈歸又拔一些空心菜,洗乾淨後送去灶屋做著吃。
凌星切了些蒜末,用豬油做個蒜蓉空心菜。
中午開飯,沈家終於不用再吃老的發苦的野菜。
空心菜剛長成,正是鮮嫩好吃的時候。菜清脆爽口,蒜香濃郁,又有豬油增香。酸甜口的醃蘿蔔下飯開胃,入口的那一絲甜,對很少吃甜的沈家人來說,很是回味。
雖然都是素菜,不過凌星蘿蔔捨得放糖,空心菜捨得放豬油,那味道不比肉菜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