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大家都在頭榜靠前的位置,到也不難找名字。
「我有聽到別人說,那些名次靠後的解元還有一些人,有染了風寒剛好的,還有應酬太多溫書不夠的……」
徐清風解釋在人群里聽來的一些話。
而這些話,也算是為大家解惑了。
鄉試之後高中解元就得意忘形者,有。
視功名為名利之路而進京後忙於結交機會、應酬人脈導致未能專注於溫書者,有。
各種原因而狀態不好的,自然就直接影響到考試結果了。
但總而言之,這些時代的科舉要比顧佳琪經歷過的高考環境好多了。
同是萬人過獨木橋,但高考又有幾次重來的機會?
而這些人這一科失利,三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只要他們願意,他們可以活到老就考到老,機會多多全看自己。
但她很慶幸,自家夫君和兄長首考就過了。
就連她家大哥前面沒有那麼多資源,如今也把握住了每一個學習的機會,從而展現了自己的才學和價值。
果然……心中無女人,拔刀自然神!
顧北亭是這群人當中年紀最大的,也是考上秀才最晚的。
最後卻在鄉試時跟上了大家的腳步,一起來到了春闈,還是頭榜二十二名!
就算這個名次是那些解元的失利而騰出來的位置,那也是顧北亭自己努力的結果。
大家都很高興,當即點菜準備大吃大喝一頓之後,就回去繼續閉關。
已經在會試取得這麼好的成績,殿試也不能輸啊。
第260章 將功名帶來的榮耀給柳家
沒多久其他去榜前湊熱鬧的一大群人也過來這邊找他們了,紛紛向柳君逸他們幾個道賀。
那些人也在頭榜占了二、三十個位置,剩下的也搶占了二榜靠前的位置。
從總人數上看成績排名,他們德清州這次靠前名次多,是占著大勢的。
包間太小,柳君逸立刻讓人去包下這家酒樓所有的空包廂,不夠再往大堂占桌。
大家排著隊互相道賀、喜氣洋洋好一陣寒暄之後,才紛紛去尋桌吃飯。
知道柳君逸他們打算吃了飯就回去閉門讀書為殿試做準備。
其他上了頭榜的也不敢大意,還是選擇跟著第一名走。
其他只在二榜的則另行聚在了一起說起正事。
二榜、三榜都沒有殿試。
也就是說他們的科舉到會試就完成了任務,接下來就是等著吏部下達任命文書,即為派官。
得了官職就可上任去,沒得官職只能繼續等。
有人要等幾個月,有人可能要等幾年,甚至有人考中了和沒考中沒什麼差別,一輩子都難盼到一個官缺。
這一科,德清州來的兩百多人除了少數在二榜末或三榜上的沒往柳君逸他們跟前湊。
其他本來就交好的那一大批人,可不講究這些,看完榜湊完了熱鬧就立刻跑來找柳君逸了。
而這些人其實都是柳君逸同科或年紀差不多的府學、墨香書院和縣學裡原本交好的那些人。
原本就相熟才更好鞏固交情,原本不太熟的也在柳君逸成親時打上了交道。
但總有些不合群、有自己想法的、關係不好的,這時候也會自成圈子或去結交別人了。
吃完飯,柳君逸帶著顧佳琪坐馬車先走了,江鴻飛則是回江家去。
會試放榜就會報喜,前十名都會有專門的人登門報喜。
江鴻飛沒在京城浪費時間,但他的身份在學政司是有記錄的,江祭酒的嫡長子呢。
因此,他考上第十名了,報喜的人自然會往江家去。
至於柳君逸?
他填的在京住址是正陽二街楊柳巷柳宅,他是以柳家和嫡長子的身份參加春闈的。
這個從他考童生時就是這個身份。
只不過去年秋冬,柳家和接回柳君鈺回府城後開祠堂、辦白事開始,柳君逸的身份在府城便傳遍了。
從柳大公子變成了柳二公子,從嫡長子變成了養子。
但這些變故還沒有傳到京城來,京城知情者也不會往外說。
因此,他科舉的身份依然是柳家和的嫡長子,住處還在楊柳巷的柳宅。
而他也早就和柳宅的管家交代過了,若春闈放榜有人登門報喜,準備大紅包照常招待便是。
至於其他的,就說他與同窗們在一起還沒回來,而主家在德清州呢。=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