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是大清的儲君,朕決心把他留在京城,託付給瑪嬤照顧。」
「保清都帶去了,還差保成這一個?」太皇太后到底是出身草原,不太認同康熙這般孝心謹慎。
太子是大清儲君不假,但也不能像籠中鳥兒一樣,看不見紫禁城外的大清是何模樣。
「此次隨行的人那麼多,八旗親衛里還有赫舍里氏的族人。別的兄弟姊妹都去了,獨留保成一人在京城,怪無趣的。」太皇太后決心為這個聽話的重孫再添把火。
太皇太后的話不無道理,康熙心中一動,鬆口道:「等朕回去後問問保成的意思。」
聽皇上這樣說,太皇太后也不再勸,等人走後,太皇太后才吐了口濁氣。
蘇麻喇姑上前,輕輕地捶打她的後背,過了半晌,只聽太皇太后開口道:「咱們皇上,是頂頂聰明的人。」
正因是聰明的人,才能擒鰲拜、平三藩,立下豐功偉業。只是,為君者太聰慧,臣子難當,皇子更難當。對皇子而言,皇帝是君也是父。
明明有了太子,卻依然看重大阿哥保清。太子現在還小,等將來大了更難為。
太皇太后三聲沉重的嘆息,讓原本淡然的蘇麻喇姑神色一變,「告訴琪琪格,宮務全權交給鈕祜祿貴妃,不許讓惠妃插手分毫。」
--
臨行前一天,太后宣布離京的這段日子,宮務暫時交給鈕祜祿貴妃。眾人才知道,此次出行,太皇太后她老人家鎮守紫禁城,太后跟著皇上去秋巡。
十月底,聖駕從京城出發,後宮嬪妃和阿哥公主們、王公貴族、八旗子弟隨行,一路浩浩蕩蕩。佟佳禾不知在馬車上度過了多久,數不清是多少次頭暈想吐的時候,外面終於傳來好消息。
奉皇上的命令,今日駐紮在此地。
這次出門佟佳禾只帶了春雨和蒲雨,何為祿和烏嬤嬤等人則留在宮中。
蒲雨帶著幾個小太監把貴妃常用的箱籠卸下來,半個時辰後,終於在營帳里收拾出來一處能坐能臥的地方。
而胤禛,此時正在寫傳去京城的第一封信。
用完膳後,眾人便囫圇睡了。
幾日後,終於到了目的地,河北與蒙古草原交界的地方。
當晚,康熙便設宴接見了蒙古諸部王公貴族。
科爾沁部作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娘家,是蒙古諸部的代表,康熙也給了對方極大的顏面,宴席上科爾沁部的位置就在恭親王常寧的對面。
太后對皇帝的安排十分滿意,連帶著第二天對來請安的嬪妃們也極為和顏悅色。
昨夜康熙極為忙碌,後宮眾人誰也沒召見。此時嬪妃們見面,還能維持面子上的和氣。
請安回來的路上,眾人看到大阿哥帶著人牽著馬,興致沖沖地往馬場的方向去。
沒想到自己會撞見那麼多人,大阿哥停下與眾位庶母行了禮。剛要抬腳走人,沒曾想被貴妃叫住了。
「大阿哥這是要去哪兒?」佟佳禾笑問。
大阿哥一愣,還是乖乖回道:「去馬場騎馬。」
佟佳禾看了眼大阿哥身後宮人牽著的那頭高大駿馬若有所思,以胤禔的年紀明顯不能騎這樣的馬。
「那你去吧。」
大阿哥見貴妃並沒說什麼,只當她並沒有看穿自己的小心思,趕忙帶著宮人心虛地溜了。
衛貴人走在最後面,想到臨行前惠妃交代自己好好看顧著大阿哥的話,心急得不行,不顧眾人詫異地目光,快步去追大阿哥。
連貴妃都發話同意讓大阿哥去了,宜妃等人不想惹上這樣的閒官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裝作不懂便都散了。
大阿哥這樣被驕縱長大的皇子,哪裡會聽衛貴人的勸。
佟佳禾帶著春雨去接四阿哥,又讓蒲雨快些回去叫兩個身手好的太監過來。
等她們趕到地方的時候,正巧遇見急得快要哭出來的衛貴人,和堵著氣非要上馬的大阿哥。
--
「佟娘娘。」大阿哥沒想到會再次遇見貴妃。
貴妃的身份尊貴,不是眼前的衛貴人可以比的,大阿哥規矩地行禮問安,因爭執半天而漲紅的臉也漸漸恢復了原先的氣色。
衛貴人也跟著行了禮,低著頭不敢看貴妃。
貴妃的聲音依然不疾不徐,「大阿哥,四阿哥想學騎馬。本宮不懂,只能帶著他來尋你。」
大阿哥一驚,沒想到佟貴妃追來竟是為了這
個。
「素來聽聞大阿哥的騎術在諸多阿哥里數一數二,教胤禛一個小孩子還是綽綽有餘的吧?」
突然被誇的大阿哥懵了,反應過來後忙道:「綽綽有餘,當然有餘!」
原先消退的紅色再次浮現上來,大阿哥激動道:「佟娘娘放心,我一定會好好教胤禛的。」
衛貴人不解地抬頭,諸多阿哥?
如今上書房裡就太子爺和兩位阿哥,能學騎術的攏共只有太子爺和大阿哥,貴妃這句阿哥里數一數二,前後都無人,數一是大阿哥,數二還是大阿哥。
說來說去,可不是就是大阿哥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