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雁紋玉背梳篦在她頭上作主飾,終是讓審美頗高的明桃,頷首放過。
「莫姐姐——」
正鬆了口氣,裡間就傳來了觀音婢的撒嬌聲,疾行入內,小糰子就撲到了她懷裡。
「整夜不見,甚是想念!」
揉著眼,觀音婢一本正經地說,聲兒還帶著初醒的糯糯腔,
「莫姐姐,夜中夢裡有沒有我呀……」
「當然……」
莫婤心都被萌化了,軟了嗓子,正欲回應,就被叩門聲打斷。
「莫姑娘、表小姐,表少爺正等在前廳等你們,應是有要緊之事!」
兩人的互訴衷腸被打斷,見長孫無忌著急,她只好幫著觀音婢快速收拾妥當,去了前廳。
一邁進廳堂,長孫無忌便遞給了她一封信,看完後,莫婤拉著二人匆匆往秋曜坊趕。
此信,是暗哨在三更天時送回的。
鄭三娘,竟是出自滎陽鄭氏,是在北魏隋唐時期,與博陵崔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並稱為五姓七家①的鄭氏。
滎陽鄭氏在歷史上名人輩出,仕宦不絕,被稱為「天下鄭氏出滎陽」②,是當時中原頂級名門望族之一。
隋文帝時期,鄭譯因助其建立隋朝,被封為沛國公,他們這一支便搬至長安定居,同周家的婚約也是那時定下的。
而自訴小可憐的鄭三娘,前頭是有兩個姐姐,但俱是庶出,雖未明言,但這樁婚事,定是會落到作
為嫡長女的她頭上。
因著鄭三娘生母早逝,其樣貌還頗肖其母,引得她阿耶不敢多見她,但靈犀寶鐲、金鏤雀環、絳珠翠冠等,卻多是整箱整箱搬進她的院中。
只要她想要的物件,第二日定會出現在她手中,這般錦衣玉食、花團錦簇地長大,甚至養成了她爭強好勝的性子,也越發看不上同周府的親事。
她自詡北方士族之後,怎可嫁與武將出身的周家,成為一匹夫之妻,愈發想不通,但隨著她家這支的沒落,這竟是她能勾到的最好的親事,為了維護在姐妹前的臉面,她便忍了下來。
不久,同為士族之後的太原王家欲出仕,暫居於姻親鄭家府中,欲在長安謀得官職。
而王家表哥相貌堂堂、風度翩翩,一來就吸引了府中眾女子的青睞,更因其才華橫溢,連鄭老爺都誇讚不已,最好的婚事,也一下從武將之妻轉為了未來重臣之妻。
本就被王家表哥吸引的鄭三娘見此,心中愈發不滿,而周府在辦完五郎的婚事,只剩下小兒一人時,念及與鄭家的婚約,特來詢問。
鄭家自不願作言而無信之人,何況一旦毀約,還會得罪擁有兵權又頗受器重的大將軍府。但原本默認嫁去周府的鄭三娘,卻無論如何也不肯接下這樁婚事,鬧得鄭家雞犬不寧。
最終,這樁親事只好由長姐接下。
因著長姐年歲不小了,鄭家便同周府商議早日完婚,周家才替周五郎辦完親,最快也只能將小兒的婚事定在來年。
扔了周家親事,鄭三娘自要抓住同王家表哥的親事。
王家表哥軟心腸,最是憐愛弱者,她遣散了院中大多數丫鬟,便裝作在家中不受寵,被忽視,日日出現在他能察覺的角落,唯唯諾諾引他注意。
果然,王家表哥上鉤了。
他們郎情妾意,纏纏綿綿,她從王家表哥處得到了從未享受過的愛憐,甚至與他私定了終身。
但最終,王家表哥竟只謀到了一個芝麻官,還要遠赴危險重重的嶺南上任。
巨大的落差讓鄭三娘瞬時崩潰,她不顧表哥的苦苦哀求,與他斷交,搶回了周家的親事,前不久代替大姐嫁回了周家。
這番胡鬧,鄭老爺也是應了下來,還前前後後幫她掃尾。
此舉,更引得填房和大姐的姨娘的不滿,兩人聯手欲將消息透露給周家,卻被鄭老夫人攔下,只是在二人的手筆下,這消息卻是在鄭家丫鬟婆子間傳開了,便讓暗哨輕易打探了出來。
「既是她自己舍下的,那她為何這般哀慟欲絕?」
坐上去秋曜坊的馬車,觀音婢忍不住發問,昨個她被秋曜坊眾女子拉得遠遠的,還能聽見鄭三娘的痛哭。
「一面是欲麻痹我。」當時莫婤只當她犯病了,並未感化,現亦是平靜道,「不過,更多是因王家表哥走時,娶走了她大姐。」=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