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口響起了一陣騷動,有禁軍跑動之聲傳來。
「皇上!」張昊的聲音中帶著著急。
「朕無事。」望帝胸口起伏,強自鎮定道,「張昊,你進來。」
「是。」
張昊進門就看到曲懷收斂內力,將一枚橢圓形的東西放在桌上,結合隨趙思露前往夷山迎接趙思洵的手下所言,他瞬間明白髮生了什麼,忍不住問:「公公,怎麼樣?」
曲公公凝重道:「六層的內力。」
張昊暗暗心驚,果然。
望帝看著那枚子彈,重重吐出一口氣,然後道:「洵兒。」
「兒臣在。」
「你還想要什麼?」
趙思洵唇角一揚,「那兒臣就不客氣了,除了五百虎賁之外,我還要三千府兵!」
對於善平王趙嘉燁和正武王趙永靖的處置,趙思洵沒置喙過一句。
不過望帝不是個拎不清的皇帝,他很清楚,刺殺太子未遂,若是不加嚴懲,底下的兒子有樣學樣,必然會給南望帶來層出不窮的麻煩。
是以,第二日朝堂,善平王和正武王身上的爵位被擼了個乾淨,連同封地一起盡數收回,並貶去西南,東南邊界,非大赦不歸。
其中金銀兩礦賞賜了太子,用作補償,又添了數座礦脈,確保夷山武器的打造。
同時,後宮中貴妃受兒子牽連遭貶為嬪,朝堂上,太師一樣因為外孫罷免了官職,可以說,望帝為了鞏固趙思洵的地位,掀起了京城最大的一浪,打翻了數條大船。
一時間,南望京城人人自危,只有趙思洵穩穩地坐在太子的寶座上。
他一千虎賁衛到手,各個配上了一套槍枝彈藥,遙看北方,如今只差一把天問了。
作者有話要說:
趙思洵:大豬蹄子,這大實話我想說很久了,麻煩心裡頭有點B數。
第124章 俱備(二更) 只要我在,他不能也得能!
此刻, 清虛派大殿,燈火通明,所有的長老包括弟子皆站在其中。
玉書真人聽著段平沙的宣布, 整個人踉蹌了一步,他緩緩地抬起頭,難以置信地望著段平沙, 似乎想從師尊的眼裡看到玩笑二字。
他想不明白, 明明幾天前, 段平沙還在欣慰他的成長, 贊成他所主張的急流勇退,道衣缽可承, 怎麼今日……
他張了張嘴,不敢相信。
然而, 大殿之前,所有弟子矚目之下, 這又如何不讓人當真?
玉書腦中一片空白,最終噗通一聲跪下來, 懇求道:「請師尊收回成命, 弟子知道錯了, 莫要將弟子逐出師門!」他雙手伏地,重重地磕了一個頭。
玉書是段平沙最看重的弟子, 傾囊相授,誰都知道他對玉書的厚望,後者而立之年成就宗師, 亦是門派的希望。
所有弟子見此面面相覷, 滿頭疑惑, 皆以為自己聽錯了。
逐出師門者, 素來是犯了不可饒恕大罪,可他們實在不明白玉書做了什麼讓掌教如此惱火,不僅斷了師徒情誼,甚至連門內都不讓呆了!
而且更讓人驚訝的事,這麼多長老竟沒一個幫忙求情!
這就意味著此事已成定局,無可更改了。
玉書呆呆地望著段平沙,接著看向自己的幾位年長師兄,面露懇求。
段平沙的弟子,論年紀也已經過了半百,甚至比段平沙都要老態,對於玉書這個小師弟,向來寬容寵溺,予求予於,從無二話。
可今日,一個個紛紛別開臉,不敢看小師弟崩潰的神情,只能搖著頭,面露嘆息。
只聽段平沙道:「不必多言,貧道心意已決,既然你我志向背道而馳,就不必再做師徒,耗光情分。玉書,你沒錯,只是此刻清虛派與你格格不入,那便自請下山去吧。」
玉書沒想到會是這個答案,他愣住了。
段平沙再道:「清虛派歷經磨難,傳承數百,不僅有大舟破浪的勇氣,更該有隨波逐流的坦然,行至岔路,各走一方,並無錯誤。若門內亦有此想法,自可跟著玉書離去,貧道絕無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