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趙思洵的眼睛則瞬間就紅了,一邊順勢起身,一般煞有其事地說:「獨在異鄉,吃不好,睡不好,天氣又冷,病了好幾次,再加上整日擔驚受怕,可不就瘦了嗎?若非兒臣心繫父皇,牢記自己的使命,為了南望的大業勉力應對豺狼,怕是回不到您身邊了!」
那雙琉璃剔透的眼睛閃爍著真摯的光芒,一瞬不瞬地望著,由不得人懷疑分毫。
可望帝望著趙思洵那油光水滑,剝皮雞蛋般的臉,表情不由滯了滯,所謂睜眼說瞎話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如此吧。
自從放趙思洵魚如大海,攪得天下不得安寧,他已經看清了這兒子的本質,那些話沒一句可信!
但作為皇帝,這點陣勢還難不倒他。
望帝立刻收拾好情緒,轉為感慨萬千,拍了拍趙思洵的肩膀,寬慰道:「大盛風雲變換,危險重重,山長水遠,朕鞭長莫及,可一直掛心於你,如今看你平安回來,終於能夠放心了。」
山長水遠,鞭長莫及特地咬了重音,表明了作為父親他不是不關心,是因為路途太遠,關照不到。
趙思洵內心呵呵,臉上卻顯露出驚喜來,追問:「真的?父皇這麼想兒臣嗎?」
望帝清了清嗓子,驕傲地一笑,「那是自然,將你送出去,是朕不得已而為之,可骨肉相連,又如何能不牽掛?」
趙思洵聽著簡直動容極了,以至於他一把抱住望帝,摟住他渣爹的腰,感動道:「父皇,兒臣真是太高興了,有您這一句話,我在大盛受的一切委屈,一切苦難,都不值一提!」
望帝被他抱了個猝不及防,差點失態要將人給推開,但最終想到父慈子孝這四個字,硬是把揚起的手給放下,強忍著滿身的雞皮疙瘩,將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洵兒,別做這番小兒姿態,不管怎麼樣,朕都得說一句,辛苦你了!」
「不辛苦,只要父皇不責怪兒臣擅自行動就好了。」趙思洵順杆子往上爬。
望帝:「……」原來你也知道自己幹了什麼好事!
但是顯然,此時不僅不能責備,反而還得誇獎,望帝道:「將在外君令還有所不受,更何況出使強國,洵兒小小年紀有這份果決和眼光,朕讚賞不及,如何怪罪?若非洵兒當機立斷,南望也得不到莫大的好處,朕倍感欣慰!」
要的就是這句話,金口玉言一出,將來朝堂誰若彈劾他,那就跟趙思洵無關了。
趙思洵笑眯眯地放開手,滿臉高興,「就知道父皇寬宏大量,明辨是非,乃盛世明君,這麼說,兒臣是有功嘍?」
「有,頭功!」
「那什麼獎賞?」
「朕之諸子,為洵兒最得朕心,朕已命仙師選良辰吉日,開宗廟,封你為皇太子,這個獎賞可好?」
既然決定給了,望帝就不會再推三阻四。
趙思洵展顏一笑,接著深深一拜,「多謝父皇,兒臣必當再接再厲,不負父皇期許!」
望帝臉一僵,臭小子的意思是以後還敢亂來?
他抽了抽嘴角,提醒一句,頗為深意道:「作為皇太子,今後還需謹言慎行。」
「是,兒臣定在深思熟慮之後,再做行事!」趙思洵滴水不漏地回答,當然他哪件事情都是經過三思後行。
望帝沉默半晌,最終道:「那便好……」
父子倆相視,接著一同笑起來。
從頭到尾被忽略的趙思露,默默地自己起身,悄無聲息地走到曲公公身邊。
師徒倆對視一眼,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佩服二字。
在這對虛假的父子情面前,她倆的師徒情顯然更真誠一些。
作者有話要說:
第118章 太子 既然如此,就互相噁心著吧。
闊別許久的夷山王府終於迎回了主人。
然而趙思洵連腳跟都沒站穩, 就接二連三收到各種請帖,有兄弟姐妹為他接風的,有宗室借著壽宴喜宴套近乎的, 也有有勛貴圈子,哦,這回可不是上次喝花酒時只有那些紈絝子弟, 而是他們背後的父祖, 真正實權的貴族邀請, 總之五花八門, 各個看起來誠意十足,措辭謙遜。
想當初趙思洵還是個無人問津的小可憐, 就連封王開府也都是面子情意思意思,這會兒倒成香餑餑了。
趙思露幫著挑, 眼都花了,乾脆拿起帖子當扇子似的展開扇風, 「哥,你去嗎?」
「不去。」趙思洵一口拒絕。
「一個都不去?」
「不去。」
「那是不是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