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裡將肥料的相關消息轉了一圈後,卿孟祝問譚文磊:「文磊叔,你家有沒有稻草?有的話我買一點。」
本地有種水稻的習慣,有的人家會收集稻草,有的人家則會在用收割機收割的時候,直接將稻稈打碎,撒在田裡堆肥。
譚文磊家恰好有收集稻草的習慣:「有啊,你要多少?等會兒我給你提幾捆過來。」
卿孟祝:「要六百斤,用來發酵肥料。」
譚文磊吃驚:「那麼多?那我家沒有,我家只剩幾捆了。這個你得問卿長宏,他家常年養雞,習慣用稻草和雞糞一起堆肥,每年都會囤好些。」
卿孟祝:「我等會問問。」
譚文磊:「他家還有碎草機,你要堆肥,可以讓他幫你把稻草弄碎,比較方便一些。」
卿孟祝還真不知道這事:「好。」
吃完西瓜後,譚文磊就回去了,趙和曦也要回城區。
卿孟祝給趙和曦拿了一大包由塘魚烘乾的小魚乾給他帶回去吃。
趙和曦沒拒絕,摩拳擦掌地說道:「我先回去了,下個星期我還來釣魚,順便幫你干農活。」
卿孟祝提醒:「下個星期別給我帶東西了。」
趙和曦:「那行,我帶兩根好一點的魚竿過來。」
送走趙和曦後,卿孟祝在微信上跟卿長宏說了買乾草的事情。
卿長宏直接答應了下來,說會將他買的乾草切成段,他需要也可以拿鮮草過去切,用碎草機比手切快多了,咔咔幾下就能切完。
卿孟祝也不客氣,直接答應了下來。
一連幾天,卿孟祝都在準備堆肥的材料。
夏季正是雜草生長的季節,河邊地頭到處都是茂盛的草。
卿孟祝割了一上午,就割夠鮮草了。
草木灰麻煩一些,他上山收集了枯葉和枯樹,在荒田裡燒了兩天,才燒夠三百斤草木灰。
很快,他買的小雜魚送過來了。
都是冷凍的小雜魚,不太新鮮,量卻很足,裡面沒有摻任何雜物。
卿孟祝驗收後,向譚文磊的那位朋友道謝。
能以那麼低的價格買到質量不錯的小雜魚,多虧對方幫忙。
萬事俱備,卿孟祝在屋後荒廢的菜地中鋪了防水布,一一稱了魚肉,鮮草,乾草和草木灰,倒在防水布上,而後倒上肥料發酵粉,拿鐵鍬和勻,再裝入大水缸中。
直到滿滿裝了六口大缸,這次堆肥才暫時告一段落。
他能做的都已經做了,現在就等時間慢慢將肥料發酵好了。
第15章 周六可不可以改個地點?
卿孟祝的肥料還沒發酵好,給辣椒追肥也沒提上日程,村裡的蔬菜先來了一個大豐收。
卿孟祝每天出去給辣椒澆水和檢查蓮塘的時候,能看見農戶彎腰在地里採摘蔬菜
茄子、辣椒、番茄、豇豆、豌豆尖、空心菜、紅薯藤……甚至還有草莓,各種各樣的蔬菜帶著露水,整整齊齊地裝在蔬菜專用筐里,堆在田間地頭,等著生鮮車來裝。
往往朝陽剛升起的時候,鴻達超市和利眾社聯的車就會過來,將這些蔬菜運走,運到城區去,賣給千家萬戶。
這份收割的盛景與卿孟祝無關。
他家的蔬菜還不到收穫的時候,他也沒和商超或者社區農業合作。
只是每次看到這繁忙的景象,他都會想到不久之後他的蔬菜收穫的樣子,心情會變得很好。
和村子裡大多數農戶一樣,譚文磊家的蔬菜也進入了採收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