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 > > 幫天后救場,她饞我身子 > 第815章 千萬銷量達成,世界樂壇封后

第815章 千萬銷量達成,世界樂壇封后(2 / 2)

有些人的邏輯非常清奇,林晚晴海外失敗,他們海外沒有失敗,因為他們壓根就沒去,所以他們>林晚晴。

只要我不出手,我就不會失敗。

邏輯感人。

而大部分雖然沒這麼惡毒,但是冷嘲熱諷是必不可少的,他們把畢生所學的成語都用了出來。

「坐井觀天」「井底之蛙」「不自量力」「夜郎自大」

這些成語都被用來形容林晚晴這次專輯出海。

這條路他們自己不敢走,但嘲諷別人走這條路,是自古以來的常事。

《林晚晴昏招頻出》

《林晚晴開局不利》

《林晚晴垂死掙扎》

《林晚晴敗局已定》

《林晚晴發表獲勝感言》

短短几天,華語樂壇風向急轉。

海外五百多萬銷量,讓很多人不敢相信。

「這麼容易的嗎?我也去試試。」

「試試就逝世吧。」

「容易?扯犢子了,你知道這幾首質量有多高嗎?」

「你知道那幾場音樂會有多牛逼嗎?」

「你知道斯坦因等人的評價有多大作用嗎?」

「你什麼都不知道,只看到了別人賺錢。」

很多人開始冷嘲熱諷起來,畢竟不是誰都有實力走出去。

不過這種勇於進取的精神,值得鼓勵。

於是在林晚晴新專輯全球銷量破千萬這一天,文宣部出台了一個新政策。

宣布將對音樂出海進行扶持,只要在海外發專輯,開演唱會,就能獲得國內扶持。

真金白銀的支持,還包括讓明星們欣喜若狂的免稅政策。

多少人因為要交那麼多稅而肉疼,甚至不惜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當然了,這個免稅,不是指的全免,這是不可能的,扶持政策里,根據海外收入階梯,有不同的免稅優惠。

賺的越多,優惠越大。

一句話,你只要往海外走,我就給你資源,給你錢。

有人就問了,這樣免稅國家不是虧了嗎?

實際上不是這麼算的,要知道以前這幫人就在國內混,再怎麼賺錢,也是賺的國內的錢,現在讓他們往海外發展,屬於是開源,賺的是老外的錢,用海外稅給國內稅收優惠填坑,穩賺不賠。

扶持政策一發布,娛樂圈就開始研究起來了。

別的政策他們一點不關注,但這種送錢的政策,所有人都十分熱衷。

「我研究了一下,假如我在海外賺1000萬,差不多能省下來一百萬的稅。」

「我心動了啊。」

「這就去海外發展。」

有人思索良久,感慨道:「都說林晚晴和諾言是官方親女兒親兒子,假如你有這樣的女兒兒子,你也疼他,太能辦事了。」

「國家這是想以他們為榜樣,開闢一條新的路啊。」

「華語樂壇,是時候走向全世界了。」

「只在自己圈子裡玩,遲早會脫離主流。」

有心人把上面這段時間的政策梳理了一遍,赫然發現這是一盤大棋。

全球音樂榜調動華語樂壇,海外開始入侵華夏,華夏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滲透海外,這是雙方的博弈。

電影,前端時間開啟了電影交流計劃,讓雙方電影各憑本事搶占市場。

然後是音樂會,先走向海外,再把關注度帶回國內,走的還是那一套。

京劇,據說陳家班在征服國內觀眾之後,已經在籌備海外巡演。

小說界,《詭秘之主》全網亂殺,追讀人數全球超過百萬。

《三國殺》,全球玩家超過一個億,海外就占了幾千萬。

國家一直喊的文化輸出,本來只是個空洞的口號,結果突然就變成了現實。

前任開路,後人跟風,很多人都因此而受益。

這一切變化,都離不開許諾和林晚晴這兩個人。

直到這時,很多人才意識到他們到底在做什麼。

碾壓娛樂圈?

是,也不是。

他們是要碾壓娛樂圈,但不只是國內娛樂圈。

一張專輯,形成了鲶魚效應,大半個娛樂圈都活躍起來。

華語樂壇,開始有人琢磨著怎麼賺老外的錢。

跟他們說什麼文化輸出那是在扯淡,但你要告訴他們國外能賺錢,一個個搶著去。

世界樂壇,起風了。

不只是樂壇,五一檔電影拉開序幕。

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湄公河行動》,不僅有官方協助宣傳,同時這部電影還被引進到了國外。

歐美是交換引進,作為交換,華夏五一檔有兩部大片。

此外,金三角等國也引進了《湄公河行動》,據說是「自願」引進。

(本章完)

最新小说: 寡夫欲潮 暗恋成真 【gb】动物农场 穿成恶毒主角攻被np强制了怎么办 發家後,你告訴我這是修仙世界 我靠賣椰汁成神了[天災] 欲言难止 喜剧天王 王者恩仇 快穿:神明她又在修羅場當萬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