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英雄交響曲》
曹休一上場,大家的掌聲熱烈了許多。
很多人已經形成了思維慣性,許諾上台=整活,林晚晴上台=唱歌或者跳舞,曹休上台=開大招,至於杜濤嘛,他上台=過渡一下。
問題就來了,這樣杜濤樂意嘛?杜濤表示:這樣可太踏馬爽了!活不用干,錢照拿,還越拿越多,名氣莫名其妙就上來了,走在外面,大家都尊稱他杜大師。
舒服的一批。
曹休上台,魔都合唱團也陸續進場。
今天來了這麼多政府大佬,其實很多人一是來捧場,另一方面,是來聽曲子。
《黃河大合唱》,這支曲子備受推崇,但演出次數並不多。
這時曹休轉過身來,手向上一抬,示意大家一起。
本+內容『正確*的版本在6/9*書.吧%讀!【6*9*S*H*U-B-A.CX】
第二次是在大會堂舉行,曹休指揮,首都一批大佬親臨現場,對這支曲子給予了高度評價。
音樂,救不了祖國。
曹休擺好架勢,抬起指揮棒,音樂響起。
《黃河大合唱》正式開始,正是闖蕩年紀的曹休抬起了指揮棒。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第二主題則深情含蓄,英雄的形象一下子就立了起來,他英勇無畏,卻又滿懷柔情。
這很割裂,一般人很難理解這種變化。
許諾拿出來的《英雄》,是貝多芬作曲生涯的巔峰之作,比第五交響曲《命運》藝術含量還要高。
麥克呆立當場,緩緩扭頭,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向許諾,仿佛在問「這也行?」
但是他骨子裡仍然很不服氣,他想要去學習華夏是怎麼做的,可惜他只是個音樂家。
至於是否會干擾到樂手們的演出,曹休一點都不擔心。
這個人不僅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人,還是全世界一百多年來最偉大的人。
大師們都打起了精神,顧名思義,聽到英雄這個名字,大家自然而然就會提高對這支曲子的期待。
大師們情緒都不連貫了,不是,他怎麼一套又一套啊?
第二樂章,葬禮進行曲結束,第三樂章變成了詼諧曲,活潑的快板,降E大調。
許諾想的辦法跟狗,讓工作人員在大廳里看相聲,看搞笑節目,並叮囑他們想笑就笑想鼓掌就鼓掌。
你可以高呼我愛博林,愛任何地方,但不可以高呼愛國家,否則會被視為邪惡。
斯坦因心底嘆息了一聲,不如許諾遠矣。
那一年,他說要出去闖一闖,然後闖出了如今的巍巍中華。
一般音樂會時長會在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半小時之間,今天的演出才剛剛過半。
老外們都給整的熱血起來,斯坦因拼命鼓掌。
三十多分鐘的黃河大合唱,很多人是從頭唱到尾,有人熱淚盈眶,有人興奮不已,有人沉默不語,每個人都沉浸在這首代表著災難和奮鬥的歌曲中。
大師們集體石化。
魔都交響樂團給的薪資獎金漲了這麼多不是白拿的,他們每個人都接受了大量的抗干擾訓練。
李凱旋正襟危坐,他就是為了這支曲子來的。
而今天,許諾就把葬禮進行曲堂而皇之地加了進去,並且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萬物皆可葬禮」。
然而很快他又黯然起來,他嘗試過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去激起民眾的愛國熱情,然而沒有任何一次,能夠像現在這樣,觀眾們自發跟著唱。
他經歷過漢斯的衰落,為此深感心痛,他想通過研究華夏,來推動祖國的復興。
很簡單的兩個字,卻是很多國家拼了命都無法讓民眾有這種意識的事情。
第一樂章堅毅雄壯,奏鳴曲式,一下子就讓觀眾們感受到那種英雄氣概。
現在是第三次。
於是曹休示意中場休息,今天的音樂會,還沒有結束。
斯坦因,是漢斯人。
觀眾們聽的熱血沸騰,想要跟著唱。
第一樂章結束,第二樂章響起。
沉痛的音樂,讓大廳里的氣氛都變得肅穆起來,悲傷瀰漫在大廳里。
人類歷史上,從未有人把葬禮進行曲這種形式加入到交響樂中,從未有過。
藍星有拿破崙,卻沒有貝多芬,自然也就沒有了這一段故事。
《黃河大合唱》正好又是音樂領域,他聽了不下一百遍,終於從中找到了華夏崛起的原因。
不過效果顯而易見,現在他們不管是面對什麼樣的環境,都能夠做到不出錯。
在華夏,人民可以自由高估中華民族萬歲,偉大的兔子萬歲,但這漢斯,這是不可以的。
即使是不懂交響樂的李凱旋,也能切身體會到其中的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