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聲一下子就從遠方拉到了眼前,模糊的畫面瞬間清晰。
這種吟唱,指引著大家找到了自己前進的方向。
吟唱戛然而止,只剩下樂團還在演奏。
《不朽》結束,許諾轉過身來,掌聲默契地響起。
這首吟唱,讓大家的心跳都加快了一些,熱血突突突地往上涌,高血壓都要犯了。
掌聲一陣又一陣,如果只唱一首,林晚晴應該要下去了,觀眾們用掌聲歡送她。
林晚晴卻喝了口水,沒有下台,而是站在了原地。
許諾看了她一眼,微微點頭,然後面向樂團,抬起了雙手。
觀眾們頓時一驚,看這架勢,林晚晴還要唱歌啊。
「難道又是一首這樣的歌?」
「不是吧,一個啊字能寫出來這麼多首歌,我怎麼那麼不信呢?」
「在沒有歌詞這條賽道上,林晚晴就是無敵的存在。」
「我突然覺得如果把這些歌做成一個專輯,簡直燃爆了好嘛!」
「臥槽,想想就刺激,這專輯我必買啊!」
林晚晴現在已經已經是全球音樂榜前十名的常客,發歌不發歌,總會有她的名字出現。
這一首熱度過去,排名下去了,另一首又開始火起來。
別人是就那麼幾首代表作,幹下去就完了,她的代表作一首接一首,就像雨後春筍,根本就聽不完。
而最受國外歌迷們歡迎的,當屬《雲宮迅音》和《莫爾德頌歌》。
不是說這兩首歌就能吊打其他歌曲,原因其實很簡單——沒有歌詞。
英語也好,漢語也好,對於其他語種的國家來說,天然就存在著理解門檻。
聽不懂,很容易勸退聽眾。
《let it go》是好聽,但是對於聽不懂的人來說,歌詞的效果就沒了,光聽音樂,又很難有那個感受。
畢竟這些歌曲,歌詞和作曲是相輔相成的關係,缺少了任何一個部分,韻味都會大打折扣。
這時候沒歌詞的《雲宮迅音》和《莫爾德頌歌》,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管你是漢語國家,日語國家還是英語國家,就算你是犄角旮旯的小語種國家,這「啊」字總能聽得懂吧。
於是《雲宮迅音》和《莫爾德頌歌》就像病毒一樣傳播到了全世界。
好聽,沒歌詞,不用管歌詞意思,接受門檻大大降低。
聽著聽著,兩首歌聽膩了,這些人就會主動去找其他歌曲來聽,中文的英文的,試著聽聽唄。
一聽《雲宮迅音》,大家就會去琢磨孫悟空是誰,何方人士,有什麼故事,聽《青花瓷》,大家就會去研究這種瓷器,聽《茉莉花》自然也會去了解各種背景。
文化也就輸出了。
強行去推動的東西,永遠不會比推大家感興趣的東西效果好。
現場觀眾們一個個坐直了身子,等著聽新的歌。
剛剛那首《immortal》確實有不朽的味道,接下來又是什麼呢?
林晚晴給出了答案,「接下來這首歌叫《novera》。」
觀眾們紛紛鼓掌,他們迫切想知道這是一首什麼樣的歌,還是只有一個字嗎?
林晚晴眼神掃過全場,似乎看出了大家的疑問,「是的,這首歌也沒有歌詞。」
掌聲轟然爆發,一波又一波的掌聲像潮水一樣淹沒了舞台,淹沒了整個大廳。
觀眾們拼命鼓掌,恨不得高聲吶喊。
「居然又來一首。」
「現在我絲毫不懷疑她會出一張沒有歌詞的專輯了。」
「林應該出專輯,我欠她一張專輯。」
「我想不到世界樂壇,還有誰能跟她相提並論。」
「世界天后?我想天后也比不上她。」
「她需要一張專輯來證明自己的地位。」
「應該是鞏固王位。」
作為全球音樂榜上最亮眼的「新人」,林晚晴的人氣已經直追頂級巨星。
即使是沒有發布全球專輯,她也收穫了無數忠實的粉絲,這些人一直在等她登基。
掌聲稍息,許諾雙手一揚,音樂響起。
架子鼓和銅管第一時間進入,恢弘大氣,又是一首戰歌,但是卻跟《不朽》的感覺有些不同,像是有了一層遞進,
有種連續劇的感覺。
《不朽》是在動員,在召喚,那麼這首《novera》就像是在籌備,從動員到籌備,觀眾們意外從音樂里聽到了故事的下一集。
這下子大家就對這首歌更感興趣了,他們聽了這麼多場音樂會,除了是同一個組曲的不同樂章,很少能夠聽到連續劇。
30多秒的時候,林晚晴的吟唱響起。
「喔喔喔喔~啊啊啊啊~」
氣勢頓時拔高了一個層次,這種盪氣迴腸跌宕起伏的音樂中,忽然加入的吟唱,增添了一絲奇幻的色彩。
雖然沒有歌詞,但是歌聲里的悲壯、激昂、慷慨幾乎實質化。
一個人的名字忽然浮現在很多人腦海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