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總是艱難的。
後來他們發現自己想多了,交響樂團逼格不僅沒降,反而越來越高,奇妙的是,逼格雖然高了,但是並沒有影響他們接地氣。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在魔都交響樂團身上完美融合。
他們能演出《黃河大合唱》和《梁祝》這種經典的交響樂譜子,也能演奏《廣寒宮破陣曲》《二泉映月》這種老百姓們喜聞樂見的曲子。
頂級的音樂舞台不敢小覷他們,如同觀眾們也覺得他們倍感親切。
就拿杜濤來說吧,當了魔都交響樂團這麼多年小提琴首席,人氣還沒有最近這兩年增長快。
現在都有觀眾認識他了,碰到了還會打招呼要簽名,這在以前,是娛樂圈明星們才有的待遇。
不僅是杜濤,敲架子鼓的,彈豎琴的,彈琵琶的,吹嗩吶的,也都陸陸續續有了粉絲。
更重要的是,整個樂團的演出費用暴漲,單場演出費用已經漲到了60萬起,這樣一來,每個人能夠拿到了的錢更多。
而且這兩年,自從許諾半加入魔都交響樂團擔任指揮後,演出費用通常都在一百萬起步。
這個價格不包括許諾唱歌,如果加上他唱歌,這個價格在三百萬。
為什麼換個指揮,演出費用就有這麼大的增長,樂團所有人心知肚明。
一開始他們覺得許諾是高攀,現在他們發現自己才是高攀。
很多人都覺得交響樂團多牛逼啊,光鮮亮麗,他們工資收入一定很高吧?
其實不然,魔都交響樂團規模已經很大了,如同的樂手收入這才一萬多點,首席副首席收入翻個兩三倍,僅此而已。
在寸土寸金高消費的魔都,也不過是混個溫飽而已。
在許諾出現之後,他們排練雖然變得更加辛苦,但是演出收入翻倍,工資雖然沒變,但是獎金卻已經超過了工資。
更重要的是,他們有了更多的接演出的機會,繁星工作室樂隊人手不夠的時候,會直接從魔都交響樂團調人,演出費按照市場價略高一些來給。
至於演出效果好的,在演出結束還會額外給錢,甚至還會推薦給其他公司演出。
給樂手整得一個感動啊。
另外繁星有時候還會邀請他們去給樂隊上課,給明星培訓。
一來二去,交響樂團的樂手們猛然發現許諾來的這兩年他們收入居然翻了有兩三倍。
這哪裡是指揮,簡直就是爸爸。
他們都想給許諾唱「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
在這樣的情況下,許諾在魔都交響樂團的威望比杜濤不知道高到哪裡去,已經要超越曹休老爺子了。
就連杜濤也心服口服,無他,他的收入也翻了好幾倍,回家說話聲音都大多了。
小提琴首席也好,樂隊指揮也好,音樂家也好,終究是要吃飯的,在許諾的帶領下,他們頓頓吃肉,音樂也沒落下。
這也導致如今的許諾在魔都交響樂團里說一不二,指哪打哪,讓他們幹啥就幹啥。
熬夜排練一整晚都沒人說個不字,就這他們還覺得這錢賺得不踏實,琢磨著再干點什麼。
所以在許諾說要演奏《Astronomia》配上黑人抬棺視頻的時候,林晚晴還在猶豫,他們二話不說就準備開始,甚至還有一丟丟埋怨林晚晴,這不是擋著他們表現嗎。
他們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哪天許諾不當這個客座指揮了,到時候他們上哪賺錢去。
繁星現在可是蒸蒸日上,他們生怕許諾不帶他們玩了。
經歷過巔峰,他們由衷地恐懼谷底。
對於許諾這種把他們當人看,要錢給錢,要尊重給尊重的指揮,他們只有一個想法,能不能多來點。
魔都交響樂團演奏格外賣力,《Astronomia》被他們演奏地那叫一個活躍,視頻里黑人老哥們比他們還賣力。
他們做著各種高難度動作,似乎肩膀上的棺材壓根就不存在。
旋轉跳躍,我閉著眼。
藝術,抬棺跳舞,已經被一個指揮六個老哥表演成了藝術。
專業團隊。
觀眾們腦子裡不由自主浮現這個詞語。
太專業了,指揮很專業,樂隊很專業,音樂很專業,黑人老哥們也很專業,就連那口白色的棺材好像也很專業。
只是這種專業中還透著一絲荒謬。
明明是葬禮的畫面,卻有著如此精彩歡快的音樂,而無論是舞台上的交響樂團還是視頻里的老哥們,都是一本正經。
越是一本正經,觀眾們就越覺得魔幻。
不知道是這個世界出現了問題,還是他們出現了。
這首《Astronomia》讓他們開始懷疑自己的精神狀態,交響樂團肯定不可能是精神病吧,那精神病似乎只有他們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