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像個正常人,雖然他臉上總是掛著笑容,然而他的身上迷霧重重。
第三天了,《團長》的收視率終於穩定了下來,雖然沒有《士兵突擊》那麼高,但也不低,成為了今年劇王的有力競爭者。
當然,不看的觀眾們還是不會看,他們拒絕接受這部給他們帶來困擾的電視劇。
有人是看不懂,有人是看懂了,卻下意識拒絕。
人會喜歡上跟自己具有相同特質的人,比如史今會答應收許三多當兵,因為他看到了這個人身上跟他一樣的掙扎。
袁朗會喜歡是許三多這個兵,因為他看到了他為了實現目標的執著。
因為喜歡這些特質,所以他們喜歡這個人。
另一方面,他們也會討厭跟自己一樣的人,比如成才,市儈,自私自利。
他們會從他身上看到自己厭惡的特質,他們自己也有的特質。
《團長》里的潰兵們,沒有完美的人,他們每個人都有缺陷,有讓人厭惡的特質。
懦弱,虛偽,無恥。
觀眾們從他們身上看見了自己的影子,他們很像曾經的自己,或者現在的自己。
他們想要知道故事的發展,也害怕自己被故事裡的人物所打動,他們開始擰巴起來。
第四天,收視率繼續上漲。
這時候許諾拿出來另外的手段,李同塵是明面上的手段,央視是意料之外的援助,他自己也有後手。
音樂,這個殺手鐧他一直沒有用,電視劇里出現的歌還沒有發布。
一直不宣傳,也是為了避免落人口舌,他不想被扣上「愛國營銷」的帽子,尤其是在《團長》反響平平的時候。
質量不行,說什麼都是錯的,不僅不能給《團長》宣傳,反而會引起反感起到反作用。
而觀眾們早就在呼籲《松花江上》完整版了。
第五天,鄭廣鳴發布了《松花江上》完整版。
這首歌不適合年輕人唱,因為他們對歌曲里的內容體會不夠深刻,不夠厚重。
鄭廣鳴就很合適,他的聲音足夠醇厚足夠悲傷,讓人一秒就想起了鐵蹄下的東北。
這一天,很多年輕人唱著《松花江上》,他們流淚滿面。
未曾經歷過的歷史,用歌聲的方式傳遞到了他們耳朵里。
這一天,很多老人一坐就是半天,只聽這首《松花江上》。
東北人,被這首歌所感動,他們因為這首歌,把迷龍唱歌的劇情看了一遍又一遍。
他們從迷龍身上看到了自己,也從李烏拉身上看到了不想看到的過去。
不發一槍退出東北,是很多人的夢魘。
這是第一首歌,緊接著許諾又發了第二首歌。
這首歌叫做《國民革命軍軍歌》,陸軍軍歌,不過許諾肯定不會叫這個名字,太過敏感。
他直接用了開頭的名字,就叫《風雲起山河動》
這次是合唱,所有的軍歌,都是合唱更有氣勢。
誰唱的呢?
龍文章、迷龍、孟煩了等主演一起唱的,一群主演唱一首歌,排面夠大,觀眾們很感興趣。
很多人第一時間點開了歌曲。
「風雲起,山河動,
黃埔建軍聲勢雄,
革命壯士矢盡忠,
金戈鐵馬,百戰沙場。」
一開始大家就對這首歌很感興趣,只不過很多人都猜測不可能出完整版。
黃埔嘛,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也知道這個名字意味著什麼。
真要唱完整版還要發布,搞不好就被和諧了。
許諾當然也知道,不過他還是決定試一試,歌曲遞交上去之後,確實比以往審核慢了一些,但審核並沒有說什麼,直接給通過了。
看來審核部門,其實比很多人想像中還要開明很多。
「安內攘外做先鋒,
縱橫沙場,復興中華,
所向無敵立大功。」
作為一首軍歌,這首歌其實沒有任何挑剔的地方,無論哪個黨派都想要復興中華。
任何黨派之爭,意識形態之爭,都不能忘記復興中華的理念。
「旌旗揚,金鼓響,
龍騰虎躍軍威壯,
忠誠精實風紀揚,
……
肝膽相照,團結自強,
殲滅敵寇凱歌唱。」
這就是這首軍歌的全部,很短,但是卻足夠震撼。
外敵入侵的年代,一首歌無法改變什麼,但就是這樣的歌,讓無數已經決定聽天由命的戰士選擇了保衛祖國。
有時候筆桿子,起的作用比槍桿子還要大。
《松花江上》讓無數東北人淚流滿面,而《風雲起山河動》,則把影響力擴大到了寶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