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京劇應該是流行的
《典籍里的華夏》播出第三天,陳家班迎來了第一波考驗。
這些觀眾,大部分都是衝著陳興昌在節目裡的演技而來,也就是說他們並不是鐵粉。
這很正常,任何人接觸新的事物都要有一個過程,能不能把湊熱鬧的人轉化為京劇的粉絲,就得看他們的表演。
無論如何,這個機會已經給他們了,能不能抓得住,還得看他們自己。
演出當天,趙磊穿著一身長衫現身首都大劇院,引來了無數觀眾的注意。
很多人都還記得春晚舞台上,趙磊跟李青衣的合作,霸王和虞姬之間的互動讓大家莫名其妙就磕上了。
「趙磊果然來了。」
「我就知道他會來捧場。」
「霸王別姬嗎,霸王不來像話嗎?」
今天的陳家班在演出上做出了很多的調整,首先是字幕。
不少京劇圈子裡的人對這玩意很不感冒,覺得京劇是藝術,怎麼能有字幕這種玩意呢。
「京劇自古以來就沒有字幕,搞這種東西是褻瀆祖宗留下來的文化!」有老頑固入市說。
這種說法被陳興昌狠狠地批判了一通,「廢什麼話,老祖宗唱戲的時候也沒有字幕這玩意,我還說自古以來沒有你呢!」
陳家班的字幕其實也是近些時候才搞出來的,他們的字幕不僅字賊大,而且還是帶有顏文字和表情符號的。
這玩意不僅有字幕的功能還能有表情,甚至還有箭頭指向說話的人,還標有名字。
比字幕的功能還齊全。
背後的大屏幕,就是他們的字幕組。
這一幕可不是就放幾個字在那,而是跟著角們走,誰說的話說的什麼一目了然,不僅有字而且有表情包,有箭頭。
這麼天才的主意,當然是許諾提出來的。
京劇一直以來,最大的問題就是大家聽不懂。
想讓大家聽懂,就兩個辦法,一個是改變唱戲的方式。
不過一下子讓大家改變唱腔和發音很難,而且也容易丟失京劇的韻味,京劇不這麼唱,還叫京劇嗎?
那麼就只剩下另一個方式,讓觀眾們「看」懂。
京劇是用來聽的,怎麼看呢?
許諾提出了一個讓陳興昌驚呆了的提議——加字幕。
改變唱法難,但是加字幕不難啊,就一塊屏幕的事。
這塊屏不僅要有字幕,還得新奇好玩,這字當然是越大越好,內容越精彩越好。
於是就出來了這麼一塊大屏。
這是陳家班給觀眾們的第一個驚喜,第二個驚喜就很特別了。
演出開始的時候,陳興昌和李青衣攜手上台。
「今天是我們劇團改革後的第一次演出,無論是演出形式,還是劇本,都有了一個非常大改變,這個改變說句實話,我也不知道大家喜歡不喜歡,如果不喜歡的話,請批評我們,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把掌聲送給——」
老爺子說話頓了頓,看向了帷幕另一邊。
觀眾們都有些納悶,幾個意思啊,咋滴,還有幕後高手?
這時另一邊帷幕緩緩拉開,一個高大修長的身影出現在舞台上。
現場觀眾們都驚呆了。
誰也沒想到他居然會出現在這裡。
「諾言?!」
觀眾們驚呼出聲。
「臥槽,這是真的吧?」
太離譜了,花了88塊錢買的票,不僅看到了趙磊,看到了李青衣,還看到了諾言。
「這是我88塊錢的票能看的嗎?」
「漲點價吧,不漲價我心裡不踏實啊。」
「臥槽了,剛剛趙磊還給我簽了名,我以為已經回本了,沒想到還有諾言。」
舞台上,許諾也穿著一身長衫,他信步走出,觀眾們的掌聲幾乎要掀翻屋頂。
太驚喜了,畢竟之前陳興昌可沒說過諾言會來。
許諾接過陳興昌手裡的話筒,「陳老師說笑了,實際上這一次呢是我出的餿主意,我也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如果喜歡的話,一會演出的時候請把掌聲送給我們的演員,如果不喜歡,都是我這個外行人異想天開瞎胡鬧,大家不要見怪。」
順著陳興昌的話說了幾句,許諾把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一旦被批評,陳興昌頂不住,但他頂得住,因為他是「外行人」。
許諾看著台下一陣鬨笑的觀眾,提出了一個問題,「大家覺得京劇到底是經典還是流行?」
觀眾們不假思索道:「當然是經典了。」
「就是啊,傳承這麼多年,肯定是經典啊。」
觀眾們議論紛紛,論調都很一致,這玩意跟流行一點都不沾邊。
許諾笑著搖了搖頭,「在如今看來,京劇當然是經典,但在那個年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愛看京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