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
音樂響起,吳高峰穿著一身紅色的衣服,喜慶十足。
恢弘大氣的音樂里,吳高峰開口了。
「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
睜開眼吧,小心看吧。」
開頭是悲壯的,吳高峰的聲音充滿了不甘。
華夏這頭雄獅,在封建王朝的巔峰沉沉睡去,這一睡就是百年。
1840年以來,雄獅成為了病貓,東方巨龍也變成了列強眼中的肥肉。
等到巨龍睜眼看世界,才發現世界格局已經變了。
觀眾們陷入了沉默和悲憤中。
「哪個願臣虜自認,
因為畏縮與忍讓,
人家驕氣日盛。」
萬國來朝,世界的中心都是靠打出來的,想當「良民」當「順民」?
做夢去吧。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
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蘇洵早就講過這個道理,指望敵人良心發現,不如期待太陽從西邊出來。
歌曲的前半部分,一直都是悲憤的。
沉睡百年,雄獅變成了「東亞病夫」,什麼阿貓阿狗都敢來咬一塊肉吃。
觀眾們都知道,這首歌不可能一直如此憋屈,一直憋屈還叫什麼萬里長城永不倒。
果然,下一刻,吳高峰氣勢猛地一提。
「開口叫吧,高聲叫吧,
這裡是全國皆兵,
歷來強盜要侵入,
最終必送命。」
無論是誰,只要敢入侵華夏,必將陷入到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里。
這幾句跟《我的祖國》里的經典一句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朋友來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來了,
迎接它的有獵槍。」
禮儀之邦,只針對朋友,侵略者的待遇只有刀槍。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曾經無數次遭遇外敵入侵,歷史證明了侵略中華民族的所有敵人,都付出了血的代價。
他們或消亡,或逃亡不毛之地,或者顛沛流離的生活。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不僅是一句話,這是刻進骨子裡的精神。
當外敵來臨,每一個人都能夠用自己的方式進行抗爭。
吳高峰的演唱,讓現場的氣氛也為之一振。
音樂變得溫柔起來,吳高峰的聲音也充滿了深情。
「萬里長城永不倒,
千里黃河水滔滔,
江山秀麗迭彩峰嶺,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萬里長城,千里黃河,江山如此多嬌,中華民族怎麼可能是「東亞病夫」!
副歌部分出人意料地進行了轉折,主歌部分慷慨激昂,副歌卻飽含深情。
剛柔並濟,正在慷慨激昂的時候忽然曲風一轉,加入了竹笛、古箏等樂器。
這種轉折很突然,然而觀眾們卻被深深打動了。
最能激起民眾鬥志的,往往不是慷慨激昂的口號,而是內心深處最輕柔的東西。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就是用打動人心的溫柔鼓舞了一代人。
不需要多麼熱烈的口號,沒有什麼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為了這片美麗的土地,無數人願意扛著炸藥包往前沖。
現場爆發出一陣又一陣的掌聲。
很多人聽不懂粵語,但他們能夠從吳高峰的演唱,以及屏幕後方的歌詞裡體會到這首歌蘊含的情感。
這是最樸素、最熾熱、最純真的愛國情懷。
有人大聲叫好。
吳高峰揮揮手繼續唱著。
「沖開血路,揮手上吧,
要致力國家中興,
豈讓國土再遭踐踏,
個個負起使命。」
他要號召全國人民覺醒起來,重振中華民族的雄風,殺出一條血路,保衛秀麗江山。
鏗鏘有力,氣勢非凡的號召,讓人熱血上涌。
只有拋棄「畏縮與忍讓」,像雄獅醒來一樣,才能夠復興中華民族。
現場掌聲不斷。
此時的香江。
很多人眼含熱淚,他們的根在大陸,長江長城,就是他們的家。
老一輩很多人都明白,香江的一切都來自於大陸。
他們很清楚自己是「誰」。
然而遺憾的是,殖民地上生長的文明,往往會陷入「我是誰」的迷茫當中。
一代代香江人老去,也帶走了很多人的精神寄託,大陸變得越來越模糊。
這個時候,他們需要新的力量,讓大陸變得更加清晰,因為根是不能被遺忘的。
去年吳高峰用一首《我的中華心》,帶他們加深了祖國的記憶,長江長城,黃山黃河。
今年春晚,吳高峰又一次站上春晚的舞台,唱了一首《萬里長城永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