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夢駝鈴》
《夢1駝鈴》這首歌,是譚健常和小軒夫婦的作品,演唱者有費玉清,有張明敏,有高勝美,翻唱歌手不計其數,但作者譚健常演唱版本其實更有家國情懷。
費玉清的演唱太柔,張明敏的演唱更像是思鄉,而譚健常的演唱更加滄桑,更有歷史的厚重感。
站在軍營門口,許諾看向飽經風霜的戰士們,開口唱了起來。
「攀登高峰望故鄉,黃沙萬里長,
何處傳來駝鈴聲,聲聲敲心坎。」
不知道為什麼,戰士們一聽這歌聲,就有種落淚的衝動。
哪怕許諾的聲音雄渾有力,也抵擋不住他們的情緒低落。
大家都以為這是一首唱思鄉的歌,攀登高峰望故鄉,很明顯的思鄉場景。
然而大家卻有種說不出的感受,直覺告訴他們,這不是一首單純的思鄉歌曲。
「盼望踏上思念路,飛縱千里山,
天邊歸雁披彩霞,鄉關在何方。」
依舊是在唱思鄉,然而又讓大家覺得好像不只是這樣。
許諾彈著吉他,目光看向了遠方。
吉他聲音急促起來,變得有些激昂,但又有些沉重。
「風沙吹不去印在,歷史的血痕,
風沙吹不去蒼白,海棠血淚。」
團長眼淚差點沒憋住,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海棠血淚,他是知道的。
第一次來到這裡的時候他還是個新兵,指導員給他講了什麼叫做「秋海棠葉」。
「我國地形,如秋海棠葉,出渤海,如葉之莖,西至蔥嶺,如葉之尖,各省及藩屬,合為全葉。」
「北邊就是海棠葉。」指導員眺望著遠方,聲音里充滿了落寞,「我們拿不回來了。」
那一刻劉團長的內心充滿了憤怒,他恨不得端起手中的武器沖向對面。
但他不能。
「記住,守好這條線!用你的命去守!」
指導員的話,已經過去了很多年,然而就像是在昨天一樣,一直劉團長腦子裡迴蕩。
守住這條線,是他最後能做的事情。
秋海棠葉的故事,一直在這片營地里流傳,一代又一代,傳了幾十年了,每一個士兵在跟指導員談話的時候,都會聽說這個故事。
軍營里起風了,風沙有些大,戰士們淚流滿面。
許諾站在門口,眼眶裡有淚水滑落。
他知道戰士們明白海棠血淚是什麼意思,這是屈辱,是傷疤,是忘不掉的疼痛。
鏡頭裡,戰士們倔強地站立在風中,他們站得筆直,任由眼淚在風沙中肆虐著。
節目組一臉嚴肅,林晚晴眼眶紅紅的,每個人表情都很沉重。
直播間裡觀眾們有些驚訝。
「為什麼他們都在哭?」
「這首歌不是思鄉歌曲嗎?不至於都唱哭了吧?」
有些人是真的不知道,他們的知識儲備里,沒有海棠。
世人只知雄雞圖,誰人猶記海棠淚。
海棠葉被分割,已經過去太久太久了,久到像是已經過去了幾個世紀一樣。
海棠葉被遺忘,雄雞圖被反覆提起,讓大家以為華夏好像就是雄雞圖這樣的。
但有人記得。
劉團長淚流滿面,戰士們眼淚橫飛。
小撒緊咬牙關,林晚晴看著北方怔怔出神。
趙磊一大把年紀,他臉色通紅。
他們都知道那段屈辱的歷史,他們都知道被分割走的上百萬平方公里土地。
屏幕前,李同塵輕聲哼唱著。
「風沙吹不去蒼白,海棠血淚」,一遍又一遍,唱得老淚縱橫。
有人在直播間裡科普了這段歷史,直播間裡的觀眾們沉默了。
是的,強大的祖國,曾經也有衰弱的時候,而那些列強,就是趁著巨龍生病趁火打劫。
秋海棠葉被一點點瓜分,最後才成了如今的雄雞一聲天下白。
雄雞何時復海棠?
這是很多人埋藏在心底的想法,只可惜這個想法恐怕再難實現。
和平年代,我們可能永遠都沒有機會恢復成海棠葉。
3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從駝鈴悠揚的故鄉,變成了遙遠的異國他鄉,這是中華民族最難以啟齒的傷痛。
許諾任由淚水橫流,手中的吉他發出陣陣悲鳴。
聲聲入耳,句句入心,催人淚下。
「攀登高峰望故鄉,黃沙萬里長,
何處傳來駝鈴聲,聲聲敲心坎,
盼望踏上思念路,飛縱千里山,
天邊歸雁披彩霞,鄉關在何方。」
劉團長眼含熱淚,大聲跟著唱了起來。
他的歌聲並不專業,跑調,走音,聲音粗糲,如同西北凜冽的風,像刀子一樣划過大家的耳朵里。
但沒人覺得難聽,戰士們也跟著唱了起來。
不記得歌詞?沒關係,找不著調?也沒關係,只要跟著唱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