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許諾的要求,伴奏中要帶有佛教色彩,再加上梵音吟唱。
這對僧人們來說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音樂一開始,幾個僧人的梵音吟唱,或者說是梵音念經就開始了。
這種梵音吟唱在少林寺這樣的氛圍里,顯得更加神秘起來。
其實大家覺得佛教神秘,並不是因為覺得他們有多麼多麼厲害,更主要的是——聽不懂。
聽不懂,就會覺得很神秘,很厲害。
和尚念經就是這個套路,念得人根本就聽不清是什麼。
越是這樣,大家越覺得正宗。
長長的前奏,用念經和音樂把宗教的神秘氛圍營造起來了。
林晚晴這時候才開始唱歌。
「從前冬天冷呀夏天雨呀水呀,
秋天遠處傳來你聲音暖呀暖呀,
你說那時屋後面有白茫茫茫雪呀,
山谷里有金黃旗子在大風裡飄呀。」
四面八方的佛像或慈眉善目,或怒目金剛,再加上青煙裊裊,佛音不斷。
林晚晴的聲音尖細而不刺耳,清澈卻又細微,讓人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佛教的神秘,好像一下子就具象化了。
不僅神秘,甚至聽起來有些詭異。
遊客們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想要拔腿就跑。
然而他們好像被定身了一樣,周圍慈眉善目的佛像,好像也變成了怒目圓睜。
方丈和一眾僧人們也聽傻了。
他們從未見過有誰能夠真正唱出佛教的韻味,《滾滾紅塵》格局倒是有了,只不過歌曲跟佛教關係並不大,只是歌名和歌詞有沾邊。
這首《萬物生》,歌詞跟佛家毫無關聯,然而不知道怎麼回事,他們腦子裡好像有梵音吟唱一樣。
不由自主地就想起了佛祖,想起了經文。
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聽了幾十年佛經,他們居然從一首歌里聽出了佛經的味道。
再加上樂隊中僧人的念誦經文聲音,此刻,眾僧人懷疑自己聽到了佛祖的聲音。
「我看見山鷹在寂寞兩條魚上飛,
兩條魚兒穿過海一樣鹹的河水,
一片河水落下來遇見人們破碎,
人們在行走身上落滿山鷹的灰。」
林晚晴的聲音比較空靈,不像薩頂頂那樣帶著一絲沙啞,所以也不那麼像神婆。
真要形容的話,她的聲音,更像從九天之上而來的菩薩。
空靈,縹緲,不似凡間。
遊客們聽得頭皮發麻,渾身汗毛直立,既害怕,又感嘆,魂已經飛了,人卻還停留在原地。
從山鷹到魚兒,又從魚到人,最後又回歸到山鷹。
歌詞有些難以理解,卻好像有一幅幅畫面出現在眾人腦海里一樣。
詭異的畫面,蒼茫遼闊,充滿大自然的神秘色彩。
事物之間來回循環,就像是萬物輪迴一樣,這是世間最樸素的禪意。
佛家講究輪迴,講究前世今生和來世,就連佛祖也有過去佛燃燈古佛,現在佛釋迦牟尼,未來佛彌勒佛。
《萬物生》這首歌,現場除了歌聲音樂聲,幾乎落針可聞。
沒有掌聲,沒有歡呼聲,也沒有驚叫聲,就連議論聲都沒有。
所有人,包括僧人們,好像都被悍住了嘴巴一樣,發不出一點聲音來。
有人張大了嘴巴,卻沒有一絲聲音。
有人目瞪口呆,兩腿發顫,卻依舊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現場陷入了詭異的安靜。
直播間一排又一排的問號。
「讓人頭皮發麻!」
「給我聽跪了。」
「臥槽,家裡好像一下子變得詭異起來。」
「心跳加速,口乾舌燥。」
「這是魔法嗎?為什麼現場居然沒有一點雜音?」
「哥們,說實話,我要是在現場,我也不敢吭聲。」
現場歌聲繼續,林晚晴的聲音依舊尖細縹緲。
沒有重複主歌部分,而是對副歌進行了三次重複,依舊是詭異的歌詞。
「我看見山鷹在寂寞兩條魚上飛,
兩條魚兒穿過海一樣鹹的河水,
一片河水落下來遇見人們破碎,
人們在行走身上落滿山鷹的灰。」
歌詞完全沒有帶任何一點個人情緒,全部都是白描的手法。
好像是站在九天之上,俯視眾生一樣。
這樣的視角,有種悲天憫人的感覺,世間的一切都盡收眼底。
第二遍副歌之後,僧人們提高了誦經聲音,誦經聲就像佛光一樣驅散了不寒而慄的感覺。
而許諾這時候拿起話筒進行了和聲,就像《海底》裡面的歌聲一樣,充滿梵音特有的效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