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得了55票,他還要強裝笑臉道謝,簡直是莫大的恥辱。
第二個是趙磊,小撒宣布了票數,117票。
袁浩軒臉色更加難看了,他不理解一群大爺大媽到底有什麼好看的。
趙磊長得沒他帥,沒他高,寫的歌也就那樣,為什麼得票居然是他的兩倍多?
「《殺死那個石家莊人》,最終得票是323票!」
500票中,有三票因為填寫錯誤作廢,《殺死那個石家莊人》,獲得了票數,比趙磊跟袁浩軒加起來還要多。
投票結果公布,現場觀眾們紛紛鼓掌,掌聲如雷,似乎想要把所有的情緒都發泄出來。
有人開始唱起了歌。
是陳大叔。
「傍晚6點下班,換掉藥廠的衣裳,
妻子在熬粥,我去喝幾瓶啤酒。」
他唱起了那首隻聽過一遍的,屬於他,屬於無數個下崗職工的歌曲。
歌詞根本就不用記,因為這就是他們的生活,他們內心裡的想法。
場面十分震撼,五百多人,在沒有音樂的情況下,合唱著一首他們頭一次聽到的歌曲。
袁浩軒完全無法理解他們為什麼對這樣一首聽都聽不懂歌如此狂熱。
他只能理解為這是宗教信仰。
趙磊拍拍許諾的肩膀,「你小子又封神了啊。」
導演當機立斷,宣布結果後讓樂隊重新上場。
熟悉的音樂響起,壓抑且沉悶,觀眾們停止了唱歌,靜靜地等待著歌聲。
石家莊人,齊聲唱著《殺死那個石家莊人》,不懂這首歌意思的人,可能會覺得他們都瘋了,很有黑色幽默的味道。
只有下崗工人,以及下崗工人家屬們能夠聽懂這首歌。
普通群眾,或者說弱勢群體是沒有發聲的機會的,他們的聲音太小,小到一說出口就會風吹散在空中。
現在有一首這樣的歌,能夠站在他們的角度,唱出他們的內心。
《殺死那個石家莊人》,替他們說話,這是對他們的敬意,也是對現實生活的控訴。
公園裡,合唱的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大,衝上雲霄,衝散烏雲,震耳欲聾。
有的人25歲就死了,卻始終在渾渾噩噩中不知道自己的死訊。
《殺死那個石家莊人》,就像是一聲吶喊,驚醒了迷茫的人們,他們用歌聲來發泄心中的情緒。
節目組已經離開了,然而現場的合唱也沒有結束。
他們沒有阻攔節目組離開,沒有阻攔樂隊停止演奏。
《殺死那個石家莊人》,一經發布,就像是生了一個孩子,他會獨立自主地生長,並且擁有強大的生命力。
即使是作者,也無法干涉作品的發展。
最終解釋權,歸每個聽眾所有。
《殺死那個石家莊人》,雖然只是一個新生兒,卻在短短半個小時內迅猛生長,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
所以觀眾們不在乎節目組離開,也不在乎樂隊離開,甚至不在乎許諾的離開。
他們自己唱著自己的歌,並且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往這裡聚集。
這樣的異常,驚動了警方,人一多,就容易出事,很多警察趕往現場維持秩序。
好在華夏的百姓們,是全世界最善良的百姓,他們之所以聚集。只是因為這首歌深深的打動了他們。
他們只想要在現場跟無數個同樣深受感動的人一起唱這首歌,僅此而已。
這場狂歡,整整持續了兩個小時,期間不斷有樂隊趕往公園,免費演出。
架子鼓,小號,吉他,貝斯,重新響徹在這裡。
這是一場沒有明星的演唱會,每個人都可以上去放聲高歌。
當然,《殺死那個石家莊人》,足足被重複了十幾遍。
這首歌就像是病毒一樣,扎進腦海里,怎麼也揮之不去。
遺址公園裡,市民們陷入了狂歡。
這座城市,一直都有搖滾的基因。
思考社會現實,反應社會思潮,這才是搖滾的靈魂。
石家莊從來不缺少這種靈魂,尤其在經歷了巨大的挫折之後。
搖滾是最能夠表達他們極端情緒的方式,嘈雜尖銳的吉他,狂野的架子鼓,憤怒嘶吼的小號,往往能夠表達出極度的叛逆和憤怒情緒。
只有這種極端的情緒發泄方式,才能夠讓他們平息下來,也正是這樣刺激的音樂,才能夠吸引一代又一代叛逆的年輕人們。
節目組離開了,他們將推進「搖滾之都」計劃,通過一系列鼓勵政策,提高當地搖滾水平。
根據許諾提出的建議,他們甚至計劃好了一條《殺死那個石家莊人》打卡路線。
從華北藥廠,最後到遺址公園,打卡,蓋章,一應俱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