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字就是三生石三個字唄,我就好奇石頭背後諾言跟林晚晴寫的啥。」
「說的我都好奇了。」
「過幾天看看去。」
人的好奇心很奇怪,你越是不讓看,大家就越是想看。
那種難受啊,恨不得現在就飛過去瞅一眼。
《三生石上諾言跟林晚晴到底寫了啥?》
這條熱搜,就一兩個小時功夫,就有幾萬人參與討論。
三生石,很多人都不陌生。
據說是能夠看到前世今生和來世的石頭,當然了,這只是一個說法,誰也沒真想看到前世今生。
不過姑蘇園林里這塊人造「三生石」,著實引起了大家的興趣。
別人搞個假的景點,總是遮遮掩掩,費勁心機宣傳它多麼多麼「自然」,恨不得給它改族譜。
姑蘇園林倒好,直接就是人造的,這種坦然的態度,反而讓大家好感倍增。
大家看景點打卡,也不是非要自然景點,大家只是不喜歡被當成傻子一樣,黑的說成白的,白的說成黑的。
「好好好,姑蘇園林是吧,我記住了。」
「已經買票了,過兩天搶首發。」
「買東西搶首發,現在連尼瑪景點都有首發了,離大譜。」
「正發愁去哪裡玩呢,我決定了,節目組去哪我去哪,准沒錯。」
從姑蘇園林出來,節目組收拾好行囊,出發前往下一個地點。
一個默默無聞,毫無存在感的地點。
與此同時,《唱響華夏》第一期剪輯版終於公布出來。
原本節目組的計劃是去一個地方就錄製一期,結果內容實在太多,全都是名場面,工作人員加班加點,也只做出來第一期。
直播是《唱響華夏》的賣點,但直播其實不太好把控,意外事故太多。
最關鍵的一點,是他們工作日也直播,但是打工人們工作日是要上班的,人家不可能盯著直播看啊。
錄製版就顯得尤為重要。
尤其是第一期,必須要儘快推出,趁著熱搜不斷的時候,蹭一蹭自己的熱度,把口碑豎立起來。
晚上八點,《唱響華夏》第一期終於上線。
此時距離節目開播已經過去了5天時間,觀眾們早就等得不耐煩了。
節目組評論區下面天天有人催更。「我等得花兒都謝了!」
「搞快點吧,錯過了第一天直播,給我後悔的啊。」
「害得我到處找直播片段,看得人難受。」
「節目組也墨跡了,幹嘛呢,趕緊製作啊!」
「快點吧,我要聽《清明雨上》!」
「一首《滾滾紅塵》封神了。」
看著這些評論,導演張自強既興奮又頭禿,不是他不想趕緊製作出來,主要是人手不夠。
一般情況下,製作一期節目,快的一星期,慢的半個月,他們這只用四天半時間已經很了不起了。
只是觀眾們並不滿足,恨不得一天就製作好。
張自強也沒招,緊急調動了大批人員,加班加點製作。
按照計劃,《唱響華夏》每一期都要有賣點,有一首新歌,現在倒好,寒磣誰呢,三首起步,上不封頂。
一下子就把觀眾們的期待給拉滿了。
《唱響華夏》第一期播出。
觀眾們點進去,準備直接快進。
一般這種節目,開頭都是囉里囉嗦的開場白,然後介紹一下節目,打打GG什麼的。
只不過他們的滑鼠剛放在進度條上,就硬生生控住了他們幾分鐘。
節目組直接把一首歌放在了開篇。
沒有主持人,沒有介紹流程,節目組一反常態,上來就是王炸,爆殺所有人。
這首歌不是大家想像中的《曾經的你》,但一下子就抓住了大家的耳朵。
想快進?
給我留下吧!
辦公室里,許諾抱著一把吉他唱起了歌。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
你對自由的嚮往,
天馬行空的生涯,
你的心了無牽掛。」
已經握住滑鼠,準備拉進度條的觀眾渾身一震,不由自主鬆開了滑鼠。
已經設置好了二倍速,準備快速看完的觀眾們也手忙腳亂,進度條復位,倍速恢復正常。
很多人二倍速已經成了習慣,看劇情沒什麼影響,但是聽歌影響就大了。
一首歌聽完,不少人都陷入了憧憬之中。
遠方,自由,是每個身處牢籠里的打工人們最嚮往的事情。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一開始人們嚮往城市,後來大家又嚮往山水之間。
《藍蓮花》就像是一個催化劑,把大家的欲望無限放大。
緊接著,幾位嘉賓都在趕路的時候,諾言卻又開始搞么蛾子,他居然帶著眾人去逛街,這種反差感一下子就把觀眾們逗樂了。
綜藝節目,大家已經看膩了按部就班走流程,只有整活才好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