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是弱勢群體,警察是強勢群體,陳樂章從弱勢轉為強勢,又從強勢跌落到弱勢,創造了一系列的反差,笑點也就來了。
《警察和小偷》就是高級的搞笑,高級的劇本。
迷迷糊糊的陳小二,沉迷到警察角色里不能自拔,最後用一句台詞道盡了一切。
「我是小偷?!我怎麼能是小偷呢?」
強烈的戲劇衝突,在兩位老藝術家的演繹下,徹底封神。
《警察和小偷》十幾分鐘的小品,收視率節節攀升,幾乎沒有出現流失。
網上有人形容節目的精彩用了這麼一句話:「外面的鞭炮暫停了17分鐘。」
「實在是太精彩了,我都捨不得挪開眼睛。」
「這樣的節目,才是真正的小品啊!」
「我本來以為《不差錢》已經天下無敵了,萬萬沒有想到居然還有更猛的小品。」
「封神!」
視頻片段被到處轉發,網友們打上的標籤都是「封神!」
觀眾們對這個節目給出了最高評價。
小品里有講道理嗎?
實話實說,朱正青講道理了。
但大家並不反感,因為他是在給陳樂章講道理,用一種很平等,很暖心的方式講道理。
而且這個道理,歸根結底,是大家自己悟出來的。
年輕人很討厭講道理,但他們討厭的不是講道理這件事,而是講道理的方式。
他們不喜歡被按住腦袋,用爹味十足的口氣給他們講道理,這樣的道理,你越講,他們越叛逆。
現在的小品不好看,也有這個原因,演著演著就開始講道理,強行升華,尬得腳指頭都能摳出來三室一廳。
還是那句話,大過年的受教育,腦子有毛病。
《警察和小偷》,把收視率拉高到了峰值,已經超越了去年的峰值。
後台里,眾人對著陳樂章和朱正青就是一陣祝賀。
陳樂章擺擺手:「諾言的劇本寫得好啊,跟他合作非常愉快。」
「太好了。」朱正青表示贊同。
許諾樂了:「那下次咱們繼續合作?」
「沒問題!」
小品演完之後,又演了兩個節目,都是許諾經過篩選的,覺得還不錯的節目。
收視率也成功穩定在了很高的水平。
觀眾們都沒換台,當然,也沒台可換。
但大家也沒有選擇不看,他們還有期待。
整個春晚,最大的看點,關注的焦點,那對情侶一個都沒有出場,精彩的節目肯定還在後頭呢。
當主持人報幕的時候,現場觀眾們都沸騰了。
接下來是許諾出場。
這個比在座所有人都年輕的人,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蹟。
整個春晚在他的策劃下,精彩的節目一個接一個,看得人目不暇接。
不少人都挪不開眼睛,一邊嗑著瓜子,一邊盯著屏幕,就連上廁所都是趁過渡的時候去。
這一切,都是那個年輕人的功勞。
觀眾們的觀念很樸素,以前都沒這麼好看,今年變好看了,還是那些人,那麼區別在哪?不就是多了個諾言嘛。
「在我們國家,有一群特殊的人,他們守衛著萬家安寧,但他們往往都是無名英雄,生前不露臉,墓碑不留名,他們在黑暗中砥礪前行,他們就是我們的緝du警察。」
觀眾們都嚴肅起來。
他們回想一下,發現確實如此,人民警察那麼多的英雄事跡,很多人都如數家珍,唯有緝du警察這個群體,只聽過沒見過。
「有請春晚總策劃,歌手諾言,為我們的無名英雄們送上一首歌!」
許諾上台的時候,現場掌聲雷動。
不過這時候彈幕上卻開始了。
「唱偉光正的歌曲沒意思。」
「就是唱頌歌唄,寫不好挨罵,何必呢。」
頌歌類歌曲,似乎天然就帶著某種任務,難寫,難唱,還不好聽。
唱得好是有很大好處,但唱不好就是弄巧成拙了。
其實軍歌、警歌這類歌曲都比較敏感,唱的不好會讓人有種諂媚的感覺,人家不買帳,觀眾也不愛聽。
「咸吃蘿蔔淡操心,諾言寫歌,還用得著懷疑?」
「聽就完事了!」
「諾言鐵粉,不好聽可以來打我!」
倒立拉稀哥已經逐漸膨脹起來了,化身徹底的諾言吹。
屏幕上也顯示了歌曲信息,歌名叫《孤勇者》。
這首歌是陳奕迅給遊戲唱的主題曲,卻在幾個月的時間裡搖身一變成為兒歌,成為孩子們的街頭暗號。
不太容易理解的歌詞並沒有難住孩子們,反而讓他們對這首歌充滿了狂熱。
像是流行感冒一樣,迅速席捲了所有聽過這首歌的小朋友。
沒有哪個小孩能夠拒絕「戰嗎?戰啊!」這樣讓人熱血沸騰,覺得很酷的口號。
「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狠狠地戳進了小孩們的心坎里。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小孩子徹底「占領」了這首歌,搞得成年人聽《孤勇者》都得偷偷摸摸,生怕不一留神就被小朋友包圍起來。
孩子們都為歌曲中的「英雄」喝彩,他們希望成為站在聚光燈下的英雄。
只有緝du警察們,他們始終站在黑暗裡,就連接受表彰,照片上也都是馬賽克。
許諾希望用這首《孤勇者》送給他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