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大王們逢人就說:「老許生了個好兒子啊!」
嘲諷也好,羨慕也罷,許成文照單全收。
許諾上完這節課,江大的選修課也就告一段落。
《明朝那些事兒》第一部從乞丐到皇帝已經講完,出版工作正在籌備中。
其中李同塵對這本書的出現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包括修訂,注釋,補充說明等等。
原著是一本歷史類小說,新版經過李同塵的修補,幾乎可以當作正史來看,學術價值大幅提高。
許諾提出把李同塵加進作者里,沒想到老李拒絕了,他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工作。
最後許諾強行把他加在了編者裡面,版稅給他分了兩成。
老李感動得一塌糊塗,不是感動版稅,而是感動於編者寫了他的名字。
文人墨客在乎的東西,往往會超出很多人的意料,錢財只是身外之物,付出被看到才是李同塵在乎的東西。
這事在江大引起了不小的議論,專家教授都感嘆不已,認為李同塵的一腔熱血並沒有白費。
當初正是他一力推薦許諾加入江大的,算是許諾的領路人。
上完課之後,陪老兩口在家待了一天,又回到了魔都。
他在魔都傳媒大學還有課要上呢,這一次,音樂系的老師們都翹首以盼。
鄭廣鳴的爆火,讓老師們也有了新的盼頭。
他們是老師沒錯,但誰不想火啊。
還沒到上課時間,就有不少老師旁敲側擊開始打聽他想唱什麼歌,打算找誰合作。
得知這個消息的許諾,沉默了半晌,決定還是選一個人吧,連續幾次都唱歌,突然不唱了,太過掃興。
許諾思來想去,好像也沒什麼太合適的人選,從繁星拉個人過來也不太合適,於是他回應了學校,還是鄭廣鳴吧。
得知這個消息的鄭廣鳴十分驚訝,第一次被諾言選中合唱,已經給了他很大的幫助,這次居然又選到他。
他有點不敢相信。
其他人齊齊投來羨慕的眼神,太后的威力太大了,居然能夠讓諾言一而再再而三地選擇鄭廣鳴。
這天課堂上,許諾在講完課之後,看著充滿期待的學生,許諾笑了笑:「知道你們都等著呢,已經準備好了,鄭教授,您請了。」
現場學生們拼命鼓掌。
音樂課,許諾講地很好,他們也都聽進去了,但是總感覺沒有他唱得好。
可是礙於紀律,學生們都沒有吭聲,只是眼巴巴地看著他。
「這首歌叫《那片海》。」許諾介紹了一下,然後播放起了伴奏。
《那片海》是韓紅作詞作曲演唱的歌曲,發表於2001年。
比較著名的翻唱版本是「勤深深」組合演唱的,在《我們的歌》第一季中,李克勤跟周深,兩代歌手貢獻了無數名場面。
「勤深深組合」也如願拿下總冠軍。
許諾跟鄭廣鳴要唱的,就是這個版本。
韓紅的《那片海》跟張惠妹的《聽海》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這是全新的改編。
這首歌最厲害的,其實是和聲部分。
前奏還沒響起,許諾就拿起了話筒。
鄭廣鳴也舉起了話筒
「你看那花兒都謝了,
你看那海兒都哭了,
你知道我會永遠永遠等你,
給我的回答。」
許諾的聲音清澈又乾淨,如同山間的清泉流淌,鄭廣鳴的聲音滄桑中帶著厚重感。
兩個人的聲音音色差別很大,但是合唱的時候卻很和諧。
許諾清澈的聲音沒有被鄭廣鳴掩蓋,鄭廣鳴的聲音也能夠在清澈中凸顯出來。
更關鍵的是,兩個人都是清唱。
清唱,居然能達到這種效果,學生們都驚呆了。
歌曲開始就唱歌,本來就是一種先聲奪人的方式。
這個方式,他們見過許諾使用過好幾次。
但這是清唱!
一個人清唱的話,其實還好,兩個人清唱,那就是一種考驗了。
因為是在課堂上,所以兩人都沒有帶耳返,再加上沒有伴奏,要想節奏一致,那就只能靠兩人磨合。
但大家都知道,許諾應該是昨天才回來,哪裡有時間磨合。
能夠做到達到效果,只能是臨場反應。
而關鍵點在於,他們的合唱,並不是簡單的合唱,而是一個二聲部的合唱。
前兩句,許諾的聲音更高,他唱的主旋,鄭廣鳴的聲音很低。
後兩句則是鄭廣鳴唱主旋,許諾唱和聲。
大家聽的感覺就是,一會是許諾給鄭廣鳴和聲,一會是鄭廣鳴給許諾和聲,這種切換自然又流暢。
現場有不少懂行的教授,也有對音樂有一些了解的學生。
掌聲突然爆發出來,完全不受控制地爆發出來。
他們知道這會影響到演唱效果。但是根本忍不住,這誰能忍住不鼓掌啊!
(本章完)